明朝开国功臣中很多都是自己的老乡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们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老乡,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新的朝代建立,皇帝与下面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比较和谐的,为人所称道的有,东汉时期的开国皇帝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唐太宗李世民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宋朝赵匡胤对待功臣,杯酒释兵权。这些都是为人们所称赞的,君贤臣忠的典型。当然也有一般的,比如清朝时期,西汉时期,还有秦朝时期,这些朝代里面,开国功臣的待遇比不上前面几个,但总体来时,大部分还是受到了比较好的待遇,比如西汉时期的张良,萧何,樊哙等人;清朝时期的范文程,甚至是投降清朝的洪承畴等人;秦朝的李斯,蒙恬等人起码在始皇帝在世时期没有出事情。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开国之后,原先的功臣几乎被杀了个干净,这个朝代就是明朝。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凤阳、在春秋时期是楚国的地盘,文化属于江淮文化,再精确一点说,是淮西文化,而跟随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人中,绝大部分也都是江淮人士,甚至很多就是凤阳人,还有汤和等几人,直接是朱元璋一个村子的。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按照元朝的制度,设置了中书省丞相,又按照以往的惯例,让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自己的智囊,安徽濠州人李善长做了丞相,又封其为韩国公,岁禄四千石。这时候,另外一个人的遭受的对待却大为不同,这个人就是刘基刘伯温;此人同样是朱元璋的智囊,在朱元璋面临张士诚和陈友谅两面夹击的情况下,投靠了朱元璋,并且给朱元璋出了很多的好计谋,是有大功的;然而,在后来朱元璋称帝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只被封为诚意伯,岁禄二百四十石。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刘基的出身。刘基是浙江人,属于浙东集团,而当时朝廷里面的一帮功臣,绝大部分是淮西人士,是朱元璋的老乡。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温是不可能有大官做的,因为正如同门阀士族需要对政治垄断一样,这些淮西功臣集团也需要对政治进行垄断。这里我得出了两个观点,第一,中国古代地域政治斗争是门阀政治的另一种形式,是门阀政治的延续;第二点,明朝后期的党争,在开国时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很明显,刘基虽然功劳卓著,但是他始终不能执掌大权,而在明朝开国之后的几十年间,在胡蓝党案之前,明朝的政治大权一直都是被淮西功勋阶层所垄断的。他们肆无忌惮,侵占民田,大量豢养家奴,这直接威胁到了皇权;具体一点说,第一,威胁到了皇家的法令,这些淮西勋贵放纵家奴杀人,包庇亲戚犯罪,这危害了皇家的法律的施行;第二点,淮西勋贵到处侵占民田,霸占田庄林泽,使得皇帝的税收少了,这侵害了皇家的经济。
很明显,这些勋贵是想要重复古代门阀制度的那一套,企图将士大夫阶层与皇权并立,二者共治天下;可是,这时候的中国社会,门阀制度似乎已经行不通了,全中国也找不几家延续了几百年的世家大族了,所以说这时候的社会想要重现门阀制度是行不通的。此外,朱元璋又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其强烈的人,所以必然的,他会使用一切手段来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将这些淮西勋贵杀个干净。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继任者,同样属于淮西勋贵集团,可以说,等到胡惟庸上台做了丞相,皇帝与淮西勋贵之间的矛盾已经一触即发了,胡惟庸又是一个一点不知道收敛的人,不仅自己做了丞相,还和许多的高级军事将领往来密切,仅仅七年之内,胡党就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小集团。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在将兵权紧握在自己手中之后,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前前后后牵连被杀的一共三万人,又乘机取消了中书省,从此集大权于一皇帝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