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白衣渡江的目的是什么?为何会被后世诟病

吕蒙白衣渡江的目的是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公元219年,曹操被关羽打得喘不过气来,为了抵挡关羽的进攻,曹操一面派徐晃增援樊城,一边与孙权通信,曹操称能够把江南封给孙权,作为条件,孙权要出兵攻打关羽后方,以减轻曹魏前线的压力,而当时孙权也有全据荆州之心,在这也的情况下,孙权果断的背弃了与蜀汉之间的同盟,他派出吕蒙白衣渡江,就此逼降了糜芳与傅士仁,使得蜀汉在荆州的后方门户大开。受到后方沦陷的影响,关羽军在前线士气大跌,就此被徐晃击溃。此时的关羽无路可退,只能想尽办法撤退回益州,然而此时东吴已经设下了包围圈,关羽在突围过程中被抓,就此惨遭杀害,而蜀汉占据的荆州也尽数落入了东吴手中。不得不说,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就此让东吴实力大增,为何这样的行为会受到后世的诟病呢?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视角的问题。要知道历史视角是以曹魏为正统,毕竟曹魏是篡汉建立的国家,并且对后来的政治格局影响较大。而在小说中,蜀汉是正统,在民间的权威也较大,毕竟大多数人了解三国都是通过演义,而演义的主视角又是蜀汉,剧情又是跟着蜀汉走的,代入感太强,相比之下,东吴就少有人认同其正统了。

而代入感是十分重要的,毕竟很多事情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掺杂了很多主观因素之后,就有了对错,而相比于正统的汉献帝来说,无论是曹魏、蜀汉还是东吴,都是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而政治斗争也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因此三大政权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东吴与蜀汉本来就是两个利益不同的政治集团,两国之间后互相侵略的行为也很正常,这与当时蜀汉与东吴谁是正统,到底有没有盟约没有太多的关系,而弱肉强食才是正常的行为,当时蜀汉攻入樊城后将实力大增,这对东吴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毕竟蜀汉顺江而下的威胁比曹魏翻越长江的威胁要大得多,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孙权出兵背刺关羽也没有什么太多斥责的地方。

笔者认为,站在主观的角度,有些人喜欢关羽这个角色,但由于历史无法改变,因此关羽的悲剧就会被发泄到了东吴孙权的身上,孙权也因此多受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