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解决完魏忠贤后 明朝为何就开始垮了

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崇祯和魏忠贤,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1627年,明天启皇帝病逝,因为他没有儿子,因而他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当时为信王的朱由检,临终前,也许天启皇帝并不会想到,大明王朝,会在自己弟弟手中彻底的倒闭。

魏忠贤是明末最为有名的一个宦官,他虽然为一个太监,但是满朝文武,皆有他的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就有争斗,而魏忠贤的对手,便是那些自认为读了多年圣贤书的“东林党”

党争是明亡的主要原因,朱由检即位为皇帝后,史称崇祯,他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解决魏忠贤,魏忠贤手握朝廷大权,扰乱朝纲,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年仅17岁的崇祯认为,要想天下太平,必须铲除魏忠贤的所有势力。

皇权之下,皆为虚妄,1627年,崇祯皇帝以雷霆手段解决了魏忠贤,使得其自缢身亡,随后,跟随魏忠贤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部遭到判刑,由于崇祯的强势,使得魏忠贤的势力,完全的被消灭,可是让崇祯想不到的是,过了仅仅17年,大明王朝就垮了。

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攻破北京,眼看如此局势,崇祯宁死不降,选择自缢,临终前,他说:“诸臣误朕也”而跟随他一起自缢的太监王承恩却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王承恩说出这样的话,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顺口一说,我们从今天来看,王承恩说的这句话,其实非常的有理,如果魏忠贤没有死,大明王朝,肯定还会多喘息一些时间,原因也很简单,魏忠贤做事,他太不讲道理。

东林党是明末时期第一大党派,主要人物都是读书人,当时天下太平时,东林党人想的都是建设国家,后来有了党争,他们的目标,便成为了争斗,皇帝在位时,是喜欢看下属斗来斗去的,譬如嘉靖时期,徐阶和严嵩。

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即位时才17岁,毫无政治斗争经验,魏忠贤在时,还能压那些大臣一头,而魏忠贤一死,这些大臣自然是不将崇祯放在眼里。

崇祯天真的以为东林党人会帮他治理天下,而事实证明,那个时候的东林党,已经是完全腐败了,他们每天都是以享乐,斗争为主,没有人再愿意管天下黎明百姓的事。

魏忠贤虽然将扰乱朝纲,但是他始终也保持着对军费的持续加大力度。

有钱,军队才能维持,才能抵御敌人,崇祯无法抵抗敌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钱。

魏忠贤得钱的主要通道,是那些大商人,工商业等,他很少向穷人征税,魏忠贤在时,东林党人不敢争,魏忠贤一死,东林党人当即向崇祯提议,要废除这些向富人征税的法律。

崇祯以为他们帮自己治理天下,当即答应,而他不知道,江浙一带的大财团,其中都很都是东林党人置办的产业,他们如今光顾着自己享乐了,谁来管大明朝呢?

崇祯末年,农民起义军,以及关外的女真族对皇权威胁太大,国家需要兵力抵抗,但是没钱,没钱谁愿意给你拼命?崇祯也曾向东林党人要钱,他们说来说句,不是这里困难,就是那里困难,总的来说:没钱。

内忧外患,大明岂有不垮的道理?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当即命刘宗敏将所有明朝大臣抓来,搜刮他们的家产,最后,搜刮出来7000万两白银,要知道,这可是当时大明王朝几十年的收入。

这样的“东林党人”大明能不垮么?如果魏忠贤还在,恐怕他不用说话,那些大臣就会乖乖的将钱拿出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一个结论,如果魏忠贤没有死,那么大明其实也不用垮的那么快,崇祯太年轻,不会驭人,最终是丢了祖宗的江山,

崇祯啊,是是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