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朱耷,朱元璋第十世孙,明朝灭亡后他是什么下场?

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十世孙朱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内,崇祯帝自缢而死,明朝至此灭亡。三月十九日这天,成为一部分人心中最难忘的记忆。

顺治五年,在江西宜春的一座寺庙里,有一位24岁的僧人,法名雪个,他总是看上去十分忧郁,喜欢用绘画来排解内心的悲愤,他的画作十分传神,很快远近闻名。只是,在他的画中,经常会有一个奇怪的符号,犹如白鹤形状,人们不懂此符号的含义(下图左上角红色符号)。

多年以后有人才明白,原来这个符号是“三月十九日”的意思,这位僧人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对故国的深深情感,因为僧人的名字叫朱耷(dā),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世孙。提起朱耷,大家可能不熟悉,他还有个外号,叫“八大山人”。

俗话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明朝灭亡后,朱元璋的后代们被烧杀抢掠,许多“太祖血脉”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逃难。崇祯自缢那年,朱耷19岁,父亲带着全家逃到江西宜春,后来父亲病逝,朱耷承担起了照顾母亲和弟弟的义务。为了躲避清廷的追杀,朱耷剃度为僧,奉母出家。

朱耷是朱元璋第17子宁王朱权的后裔,但他并非宁王嫡系,因此没有继承王爵的机会。朱耷的祖父名叫朱多炡,是晚明时期著名的画家。朱耷自幼精通山水花鸟画,只可惜,还未成名,明朝就灭亡了。

作为明朝皇室后裔,朱耷在清朝可谓小心翼翼。但毕竟是太祖血脉,朱耷内心还是有股傲气和悲凉,朱耷常常在街头饮酒,表现出狷狂状,喝醉后,大笔一挥,及时成就一幅画作。乡间的贫民、农夫、孤儿、樵夫向朱耷索画,朱耷毫不拒绝,当即挥毫赠之,而富贵之人来求画,朱耷却置之不理。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朱耷的画作十分晦涩难懂。例如,他画的鸟和鱼,只用寥寥数笔而成,但总是缩着身子,眼睛总是瞪得圆圆的,仿佛是在向世人翻白眼。他画的树,总是枯枝上几个细杈,好像是森林里最荒凉、最落寞的景致。

其实,这是由于朱耷特殊的身世,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他不能直抒胸臆的缘故,只能用这种画作来表达。

朱耷隐姓埋名多年,他的经历更是坎坷。19岁到24岁时,他在耕香寺为僧,24岁之后,又转移到红崖寺。在28岁到36岁之间,他带着母亲和弟弟迁到南昌郊外。36岁那年,他终于寻到一处绝佳的落脚点,那就是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宁观,朱耷从此定居于此,并将天宁观改名为青云圃(后人改名为青云谱)。在青云圃,朱耷由僧人变为道士,在此苦心经营二十多年,成为这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许多达官贵人前来拜会,他都闭门不见。正如《八大山人传》中所言:

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唏嘘泣下。

朱耷喜欢把“八大山人”这四个字用草书写成连笔(如上图左上角),咋看起来,像“哭之”或“笑之”,如此写法,更能寄托他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朱耷的弟弟朱道明后来也潜心学画,他为弟弟取名为“牛石慧”,“八”和“牛”加在一起是什么字,不言自明。

八大山人朱耷活了80岁,隐姓埋名60余年,最终孤寂去世。一生留下许多不朽的画作,成为绘画界的一代宗师。清代的“扬州八怪”、近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等著名画家,都从八大山的遗作里受益匪浅。

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盘点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其中便有古代山水花鸟圣手——“八大山人”朱耷。

有人说,八大山人是清代的陶渊明,其实,他远不如陶渊明自在,因为在朱耷心中,永远有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他抹不去、也改变不了,压抑了他一生。正是这种压抑,让朱耷在特殊情感中找到了自我,让他在晦涩和离经叛道之间,找到了特殊的艺术源泉,终成一代大师。另外,“八大山人”在清朝最残酷的“文字狱”时代,仍然坚持斗争,他这种勇于和权贵斗争的精神,同样值得后人学习。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朱耷,读懂他的人,才能读懂他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