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揭露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争议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知秀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宋太宗赵光义的故事。

宋太宗赵光义,是大宋国的第二位皇帝,其皇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父死子承,而是从他的兄长宋太祖赵匡胤那里得来的,他的皇位得来,历来也是最具争议的

虽然赵光义即位后,列举了很多的证据,来表明自己皇位继承的合理性、正当性。不过那些证据,怎么看都漏洞太大,难以让人信服

赵光义杀兄夺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就拿最有名的两件事来说,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这也是宋朝初期,比较悬疑的两件事

烛影斧声发生在前,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九日晚上,太祖命召光义入大内,酌酒对饮。宦官、宫嫔都退下了

只是远远地能看到殿内的影子,漏鼓三更之时,忽见太祖手持柱斧击地,大声对光义说“好做好做”,然后便睡过去了

第二天四更之时,太祖暴毙,赵光义赶来,第二天,便顺利的继任皇位,是为宋太宗。说是顺利,其中何不是大有阴谋

第一个疑点便是,太祖死后,宋皇后是让内侍王继恩召太祖之子王德芳入宫。史说王继恩素以为太祖欲传位赵光义,竟不敢宣德芳,而是去了开封府赵光义府上。何尝又不是因为他早就被赵光义收买了呢

第二个疑点便是,王继恩赶往赵光义府邸之时,医术极好的程德玄正坐在门口,理由是二更是有人传召,晋王生病,先后三次,却一直没有见到人,害怕晋王真的病重,所以赶来

这一点显然也是说不通的,就算晋王府上大夫不行,也应该是去找御医,就算天色已暗,进宫不甚方便,那么程德玄来了 之后也应该立刻进去看病。如此做法,岂不是耽误了

第三个疑点便是,两人见到赵光义之后,内侍便将宫中事情告知于他。赵光义大惊,犹豫不行,王继恩竟是直接说了一句“时间一长,将为他人所有了”,三人遂匆匆进宫

此三点,无论怎么看 ,赵光义他们对于今晚所要发生的事情极为清楚,除非是自己早有准备,怎么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恰到好处

再来说金匮之盟,这是宋太宗上位六年之后才拿出来的,就这个时间,就让人难以相信,若是有此合法盟约,太宗皇帝怕是早早地就拿出来了,岂会等到现在

盟约内容是太祖,太后,以及赵普三人所立,理由是怕上演后周小儿登基,被人篡位的可能。但是太后死时,太祖才三十五岁,正直壮年,太后怎么想的到那么久远的事情

而且,若是真有这样的盟约,也应该是三传约,即太祖传于太宗再传于小弟赵廷美,而不是当时所立出来的独传约,即只传位于太宗

所以这金匮之盟比之斧声烛影,更令人难以置信,也许当初确实有过这方面的讨论,但一定是没有所谓的盟约的,最多就是口头誓约

太祖多年未立太子,想必也是在犹疑,究竟立谁为好

各方各面可以看出,太宗的这个皇位,并没有这么名正言顺,想必当时,也是有很多质疑之声的,太宗不可能打压住所有的声音

为防民之口,太宗便急于完成统一大业,证明自己是太祖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并且提高自己的威望,转移朝野实现

太祖时期,基本上完成了南方的一统,留给太宗的,只剩北汉以及燕云两个难啃的骨头

太宗御驾亲征,倒是很快就拿下了北汉,然而这一切,太祖三次北伐,消耗了北汉的实力,早就给他打下了基础

军事才能方面,太宗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太祖赵匡胤的,可他又急于证明自己。想借拿下北汉的气势,一举攻下燕云

最终的结果,显然不如人意。也是这一仗,宋朝以及太宗,被打怕了,甚至于想和契丹恢复以前的和平状态

但是没有正式国书的求和,遭到了拒绝。下国书求和,太宗还拉不下面子,不得已只能继续备战

长期的准备之后,太宗再次向辽朝发动了战争,这一次,他没有亲上前线,而是在后方用阵图遥控指挥

然而战场之事,瞬息万变,太宗让前线人员根据他的部署执行,当时的通讯条件,可不足以让他们及时反馈调整

最后的结局,自然也是以失败告终。两次对辽战争,不仅没有取得好处,反而在君臣将士心中滋生了一种恐辽的心理,由此放弃了以武力收复燕云的梦想

两次北伐,可以看出,太宗皇帝在军事上,并没有太祖的雄才大略。对外不成,太祖只能将目光放在对内上

宋太宗大兴科举,选拔人才。太宗朝取进士人数,基本上是太祖朝时期的十多二十倍。而且不仅取士多,提升也十分的快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太宗即位次年开科取士中的吕蒙正和张齐贤等,七年便身居要职

也就是说,太宗用了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已经将朝中的大小官员,都换成了自己开科录取的人

如此做法,何尝不是培养自己的亲信,想要彻底摆脱太祖朝的影响,然而此举却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两次北伐失败,太宗便过于强调文治,大大提升了文官的地位,宋朝的文官统治,便是在太宗朝时期确立起来的,以至于整个宋朝,便奠定了重文轻武的基调

宋太宗的皇位得来备受争议,他自己心中其实也是不安的,所以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方面,都想拥有一番建树,摆脱太祖的影响,证明自己这个继承人是当值无愧的

然而军事才能不及太祖,对外上除了收复北汉便再无建树,反而被辽朝两次打的没了气焰

对内政治上,倒是做了很多的变革,但也由此改变了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国策,使后续的宋朝军事方面,再无突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