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赏识教育,从“识”入手
《点》是一本让家长学习赏识教育的图画书。虽然书中的实施赏识教育的是一位老师,但是作为亲子共读的主角的家长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赏识教育。
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开始了“走出家庭”通过幼儿园“步入社会”的尝试,家人出自爱心的赏识与社会的赏识略有不同,我们希望孩子们得到更多人的赏识,自己也要学会赏识教育。
《点》中小姑娘瓦士缇在美术课上,什么都没画,交了“白卷”。她的老师没有“在意”,而是先打消孩子因为没画的内心的负面情绪,“暴风雪中的北极熊啊”,当然,瓦士缇的反应很真实,“我根本就没画”。然后,对立与融合的关键时刻,老师请孩子在画纸上任意画上一笔!瓦士缇还没从“畏难情绪”中转过来,只是用笔在纸上戳了一下。可就是这个随意的“点”被深谙儿童心理和教育本质的老师装裱在一个金边画框里,挂在老师背后的墙上!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出一个孩子看到此景的内心波动,但我们可以知道,孩子会生出自信之心!
这就是一个好老师的魔力,也是我们家长要学习的地方。适时赏识孩子,提升孩子的信心。我们都说要能遇到好老师很难,其实好老师就是我们自己---家庭教育能给予孩子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在这本书的题献中,作者说是献给他七年级的数学老师,“是他鼓励我‘画一笔’。”正是这画一笔,让彼得·雷诺兹成为一名知名的童书作家。
所以,彼得在《点》中就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孩子在自我成长、“技能学习”时遇到的小挫折,以及隐藏在“漫不经心”之后的需要关怀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激发未知能力。我们亲子共读这本书,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体验,说不定会对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充满信心。也是一本能够让父母学会赏识孩子的图画书,故事的设计也抓住大人的心理特点,让家长在陪伴孩子阅读时能够自动向老师的角色靠拢,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被带入故事情节中去,领会作者匠心独具的教育理念。因此这是一本融合学前教育的“赏识”艺术和儿童文学的“悦读”之美的图画书,不仅被当成是美好老师的一个范本,我觉得更需要我们家长在亲子共读之余,思量下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
我一般认为在众多的家庭教育的方法中,榜样示范和亲子共读是非常重要的两种方法,是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是其他的方法我们也要了解学习,比如家庭教育中就必须掌握赏识教育。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案例,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学校调研,一位老师问他“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学生?”“当然可以”然后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一年以后专家再次来访学校,问起那几个孩子的情况,老师说:“好极了,原来是普通的学生经您一点,一个一个全变了,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这些孩子受到了同学们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夸奖,得到了自信,促进了智力水平的飞速发展”。这个故事很简洁明了地让我们认识到赏识教育的独特魅力,给予孩子自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及时而适当的肯定和赞赏,会使孩子更加自信。
因此家长应该让教育充满赏识。我理解的赏识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对孩子已经萌发的优点和长处进行欣赏和赞扬,让孩子充满这方面的优势—“我做得很好”;另一个如同《点》中的老师,尝试着“无中生有”地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在“我可以做”的心态中觉醒。一个赏识的赞同,一个赏识的微笑,一个赏识的激励,会像阳光照在含苞欲放的花朵上。对孩子而言,这很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
赏识中的“识”,我理解就是真正认识和了解孩子。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特点,有着发展的不平衡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各自带有与生俱来的特长和偏好,也有不同的缺点和劣势,我们不能期待我们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好,也不能期待他们样样都好。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在有益有效的教育引导下,孩子的优势领域一定会有所发展。只有先“识”孩子,家长们才能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理解他们,宽容他们,欣赏他们。
还有个例子,爱迪生小学的时候被老师认定是“傻子”,而他的妈妈却对孩子一直很赏识,自己在家里来教育他。妈妈带着他读书,鼓励他做各种实验。可以说,没有妈妈的家庭教育就没有拥有成就的爱迪生,是母亲造就了他。因为她相信儿子。这个故事印证了赏识教育中的一个观点: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因为小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按照父母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因此我们作为父母,不妨试着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实践。当我们换了一种心态,以赏识的目光激励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会都能成才。
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