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的心腹爱臣公孙衍,为何会致力于组织合纵抗秦呢?
公孙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知秀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前330年,一名身着秦军战甲的士卒骑着快马,口中喊着“河西大捷、河西大捷”,直入咸阳城。随后,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率领秦军全歼魏国河西驻军,擒杀魏国上将军龙贾,收复河西之地的消息从咸阳宫传出。
无论是咸阳城内的平头百姓还是达官显贵,纷纷喜极而泣。自秦国四代乱政,魏国趁虚攻取河西之地以来,老秦人身上背负了百年国耻,随着这场大捷,河西之地全境收复,老秦人身上“沧海难平”的百年国恨也一朝洗尽。
那么,这位率军取得河西大捷的公孙衍,又是何许人也呢?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一提起纵横家,就总会想到苏秦和张仪这对师兄弟,我们总认为他们俩才是政敌,分别是合纵与连横的首倡者,这一观点是立足在《史记》与《战国策》之上的。
可是,随着近年来史书典籍的不断出土,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选择支持另一个观点——在张仪面前,苏秦属于晚辈,张仪的毕生对手应当是此前担任秦国第二任大良造的公孙衍。
这些学者之所以这么选择,是根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所描述张仪与苏秦的生卒年推演出来的。据这一帛书记载,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而苏秦则是死于公元前284年,二人相隔了足足二十六载,由此可见,张仪在前,苏秦在后。而且,按照张仪的生活轨迹来看,张仪出任秦相,搅动六国风云之时,苏秦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二人根本没有有交集的可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公孙衍的生平。
公孙衍,战国中期魏国阴晋人士,早年曾在魏国担任犀首之职,因而世人多以“犀首”指代公孙衍。因在魏国郁郁不得志,又恰逢秦惠文王刚刚登基即位,亟需能臣辅政,渴求士子入秦,公孙衍便离开了魏国,去到了西边的秦国。
公孙衍一来到秦国便受到了秦惠文王的礼遇,随后又将其拜为秦国大良造,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秦国尚未形成闻名于后世的“二十等爵制”,而是施行的是以大良造为最高级爵位的“十七级爵制”。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秦国尚未设立开府丞相,而是沿袭着秦孝公时期职爵一体的制度,简单的来说,这个时候的大良造既是最高级爵位,同时也相当于后来领政的相国。
刚刚入秦便获秦惠文王这般厚待,公孙衍自然便下定了决心为秦国奔走,成为了秦惠文王的心腹爱臣。
可是,为什么公孙衍而后却成为了合纵的首倡者,致力于组织合纵抗秦呢?
这还要从那场使公孙衍扬名天下的大战,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河西大捷”说起。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入秦,被秦惠文王拜为秦国大良造,位极人臣。公孙衍为表忠心,一上任便积极为秦国谋夺那块牵动着老秦人所有情绪的河西之地。在一番准备之后,公孙衍于公元前332年亲率大军进攻河西,直逼魏国河西重镇雕阴,魏国上将军龙贾率河西驻军拼死抵抗。
秦魏两国在雕阴激战两年多,最终公孙衍以堂堂正正的阵战击败了龙贾,全歼魏国河西驻军,擒杀魏将龙贾,迫使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地,公孙衍从此扬名天下。至此,秦魏两国之间长达百年的河西之战,以秦国大获全胜,收复河西之地为结果,落下了帷幕。
得知公孙衍率军班师还朝的消息后,秦惠文王亲率咸阳军民出城迎接公孙衍,对公孙衍大肆封赏,为了表彰公孙衍的功勋,秦惠文王甚至一度将公孙衍的家乡阴晋(属于河西之地)改名为“宁秦”。
可也因为这场大战,在让公孙衍扬名天下的同时,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懊恼之中。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想必当时公孙衍也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使他“功成”的那些尸骨,都是他母国的同胞。魏惠王窥破了公孙衍的心中所想,遂遣使游说公孙衍,使得公孙衍在朝堂之上放弃了乘胜追击,大举进攻魏国的既定战略,而是转而提出北上讨伐义渠。如果没有意外的发生,秦惠文王还有可能会出于对自己这位心腹爱臣的信任,同意这一建议。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同样也是郁郁不得志的魏国人——张仪,来到了秦国。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公孙衍此举对秦国的祸患,使得秦惠文王渐渐疏远了公孙衍,继而重用张仪。
公孙衍遭到排斥之后,不得不主动离开了秦国,回到了自己的母国魏国,从此,不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公孙衍都开始与张仪针锋相对,张仪提出连横,公孙衍便推出了合纵,并且多次组织合纵联盟,打击秦国。与他们同一时代的孟子弟子景春曾评价道:“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由此,一场接一场精彩绝伦的外交大战在这个名为“战国”的舞台上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