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什么拼的是粮食 为什么一打仗粮食就不够吃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战争和粮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常常在看历史书和电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的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便是“一打仗,拼的便是银两和粮食”。是的,战争本身就是一场长期的游击战,哪一方的银两和粮食更多,哪一方的干劲就更多。
那么,为什么说战争拼的是粮食?
在我国著名影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曾派遣年羹尧去西部平定叛乱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年羹尧曾再三催朝廷给他补给食物,因为难以满足作战的银两和粮食的需要,作为总理大臣的廉亲王甚至向雍正提出了隐退,从这个例子来看,战争对金钱和粮食的消耗量还是很大的。
事实上,银两和粮食是“军事补给”和“粮食”,古代男性参军入伍的目的其实是非常简单,大多数的人们都是为了养家糊口,照顾妻儿。于是,军人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职业。朝廷为了安抚这些人,必须按时定量地给他们支配军队的工资。
年羹尧多次向朝廷催讨粮食
粮食和粮草的作用的是,通过让士兵和战马吃粮草,才能有更加饱满的战斗力,去卯足士气。但是很多人就想问了,和平年代,兵马可以不用吃粮食和草吗?既然不打仗都得去消耗粮食和草,那为什么还挑起战争呢?而且,为什么一到打仗粮食就不够?
追溯到古代的兵役制度来说,以明朝为例,实行“卫所制度”,和唐朝的“府兵制”性质基本一样。“卫所”实际上指的是大大小小兵区的总称,约5600人为一卫,1128人为一所,112人为百户所。相对来说,在和平年代,卫所的士兵没有打仗,朝廷为了安抚,也会给予他们一些田地里种植粮食,自给自足,而且不用交税给国家。等到开始打仗了,朝廷会派一个将军,率卫所人马奔赴前线作战,一旦战争结束,归来时交还兵权,卫所士兵继续耕种。
战士脱下盔甲变成农民
这种兵农合一的政策在历史上曾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很多王朝都陆陆续续地沿用了这部条例,纵观古今历史,在和平条件的年代下,战士自然而然就变成下地耕耘的农民了;在战争条件的环境下,战士便可以重操旧业,拿起武器,去上阵杀敌了。
所以在这种特别的制度下,每每国家遇到战争时,士兵们就会拿去武器去前线打仗。因此,战争时期的朝廷就需要拿出粮食和草来补给前线粮草不足的缺漏,粮食和草的运输路途中也会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综合问题。
最典型的莫过于粮食和粮草的消耗问题。读过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古代的储藏技术并不发达,道路也不进行整修,在运送粮食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凹凸不平的山路和泥泞的沼泽。另外,在运送粮食的途中,粮食也会作为必要消耗品被运输士兵和马儿所用,运输结束后在回去的路途上再吃掉一部分。因此,运送来的粮草实际到达军营只剩下十分之四了,同样的,剩下的粮草也就在中途用光了。
那么,对于当时环境下的中国,运输粮草的补给线当然是越短越好,这样的话,自然送到前线的粮草也会变多。但是,有时候在全国各地都要筹措粮食运到前线的问题也是比较一个比较大的运输量,预计在途中的消费也是不可估量的。另外,在路途中粮草遇敌时也会被敌人抢走、毁损,或者被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员贪污。如果这种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话,粮食和草的供给就不足了。
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运输途中粮食耗量还是很大。综合以上情况来讲,在相对和平的年代下,士兵们自己耕地,自给自足,朝廷也不太需要给予军费的支持。到了战争时期,士兵不耕作,相反地,粮食的收获也会变得更少。还有粮食和草的运输途中的损失,敌人的破坏,官员的贪污等问题。所以古人常说“打个仗拼的是体力也是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