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威灵仙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威灵仙
【修治】
[时珍说]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神也。
【集解】
[志说]出商州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以不闻水声者良。生先于众草,方茎,数叶相对。冬月丙丁戊己日采根用。[恭说]九月末至十二月,采根阴干。余月并不堪采。[时珍说]其根每年旁引,年深转茂。一根丛须数百条,长者二尺许。初时黄黑色,干则深黑,俗称铁脚威灵仙以此。别有数种,根须一样,但色或黄或白,都不可用。
根〔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
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膈痰水,痃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疗折伤。久服无有温疾疟。推新旧积滞,消胸中痰唾,散皮肤大肠风邪。
【发明】
[震亨说]威灵仙属木,治痛风之要药也,在上下者都可用,服之尤效。其性好走,亦可横行,故崔元亮言其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凡采得闻流水声者,知其性好走也,须不闻水声者乃佳。[时珍说]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长期服用恐损真气,气弱者不可服用。
根〔主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膈痰水,痃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疗折伤。久服无有温疾疟。推新旧积滞,消胸中痰唾,散皮肤大肠风邪。
【附方】
1. 脚气入腹,胀闷喘急。用威灵仙末,每服二钱,酒下。痛减一分,则药亦减一分。
2. 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空心温酒服一钱。逐日以微利为度。
3. 肾脏风壅,腰膝沉重。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温酒服八十九。平明微利恶物,如青脓胶,即是风毒积滞。如未见效,再服一百丸。取下后,食粥补之。一月仍常服温补药。
4. 筋骨毒痛。因患杨梅疮,服轻粉毒药,年久不愈者。威灵仙三斤,水酒十瓶,封煮一炷香,出火毒。逐日饮之,以愈为度。
5. 破伤风病。威灵仙半两,独头蒜一个,香油一钱,同捣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6. 手足麻痹,时发疼痛,或打扑伤损,痛不可忍,或瘫痪等证。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五灵脂各四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用盐汤下。忌茶。
7. 停痰宿饮,喘咳呕逆,全不入食。威灵仙焙,半夏姜汁浸焙,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姜汤下,一日三服,一月为验。忌茶、面。
8. 腹中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一两,为末。每温酒服三钱。名化铁丸。
9. 大肠冷积。威灵仙末,蜜丸梧子大。一更时,生姜汤下十九至二十九。
10. 肠风泻血。威灵仙、鸡冠花各二两,米醋二升,煮干,炒为末,以鸡子白和作小饼,炙干再研。每服二钱,陈米饮下,日二服。
11. 痔疮肿痛。威灵仙三两,水一斗,煎汤,先熏后洗,冷再温之。
12. 诸骨哽咽。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沙糖一盏,水二钟,煎一钟。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