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园过程中,刘姥姥和薛宝钗两人为何相看两相厌?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二进贾府的刘姥姥为何会和薛宝钗相看两相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荣国府里,对薛宝钗的评价无一不是大方,待人有礼,连那个下人都敢叫板的赵姨娘都在夸薛宝钗的好,可这么好的薛宝钗,在二进贾府的刘姥姥面前,却彻底改头换面。
刘姥姥作为贾府一个拐着弯的亲戚,和贾府攀扯上,从本意来说也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可刘姥姥就是有这个本事,从第一回上贾府和王熙凤正面接触后,来成功打秋风一回,还找机会把贾府的这门亲给继续活络起来。
刘姥姥二进贾府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借着第一回登门贾府,贾府的照拂,今年地里的瓜果蔬菜都长得不错,于是想着要好好孝敬下贾府。把第一茬的最新鲜的瓜果蔬菜打包一大份,往贾府送来了。
刘姥姥二进贾府,第一个求见的人肯定是管家王熙凤,王熙凤这边见过之后因事先去忙了。刘姥姥看天色不早,就想告辞,不要等晚了城门出不去就尴尬了。
去回王熙凤话的人给刘姥姥带回一个好消息,王熙凤主动留她住上一晚,恰好贾母也听到,还是个积古的老妇人,就兴趣来了,邀请刘姥姥也住上一晚。
有王熙凤和贾母的邀请,刘姥姥二进贾府的行程就发生转变。在和贾母进行当面沟通后,被贾母邀请一起游贾府有名的大观园。
在贾母领头的游园活动中,刘姥姥是全程参与的,在游园过程中,刘姥姥和薛宝钗无形中就开始相看两相厌。
游园活动的顺序是从林黛玉的潇湘馆开始,再到贾探春屋里吃过早饭后准备听音乐消遣,顺路到了薛宝钗的蘅芜苑,再到贾惜春的藕香榭,最后刘姥姥还独自去了贾宝玉的怡红院。
刘姥姥到林黛玉的潇湘馆时,第一反应是看屋内陈设,看到满屋子的书后,就猜着应该是贾宝玉的屋子,得到贾母解释是林黛玉屋子后,还特意看了林黛玉,夸她的房间比上等的书房还好。
而后到了贾探春屋里用早饭的时候,很多人也顺着刘姥姥的眼睛大致浏览了贾探春屋里的布局。
贾探春的屋里是没有打隔断的三间屋子,地上放着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还有各种名人法帖,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各种摆设陈设,也是让刘姥姥的眼睛应接不暇。
参观贾探春的宽敞又大气的屋子后,贾母听到音乐传来,就想坐船去藕香榭欣赏音乐,顺路到了薛宝钗的蘅芜苑。
贾母看到薛宝钗的屋子后,就让把船靠岸,带着刘姥姥等人去参观一番。一进去到蘅芜苑,扑面而来的就是异香扑鼻,等到了屋里之后,就好如雪洞一般,一件摆件都没有。
贾母看到薛宝钗的屋子后,当场发话说薛宝钗太过老实,屋里没有摆设也不敢找王夫人这个姨妈开口要,她们家的东西路途遥远没带过来,怎么也不敢开口呢?
面对贾母的质问,王熙凤等笑着回答说早就给薛宝钗送过来,是她自己不要又给退回去。听到这个回复的贾母似乎很不满意,对薛宝钗提出一个女孩子家多少还是要在屋里布置上用点心,还提出要给薛宝钗帮着布置。
在参观薛宝钗屋子时,刘姥姥就没有任何的言语或者行动,面对一个空空如也的房间,即使刘姥姥想表达什么,估计也是相当为难。
这就是刘姥姥和薛宝钗在游园过程的所有交集,剩下的就是薛宝钗对刘姥姥表达自己不喜的后续,在林黛玉说出刘姥姥是哪一门子的姥姥后,薛宝钗才对林黛玉这个总结笑得不能行,还直夸林黛玉总结非常好。
众所周知,薛宝钗在贾府一直都是个好人的形象,还是个相对的捧场王,可到了刘姥姥早饭时候的笑话中,貌似只有她薛宝钗一个人没有笑意。
薛宝钗面对刘姥姥粗俗的笑话没有表达自己的笑意,而是在林黛玉说刘姥姥是哪一门子的姥姥后就笑得异常开心,这就是薛宝钗在变相表达她对刘姥姥的不喜。
刘姥姥在参观薛宝钗的屋子后,始终没有任何心态起伏,也是变相说法她对薛宝钗的一种不喜。
在刘姥姥的意识里,看到大观园那个牌楼下都要下跪的,东西的好坏和精致具体她是说不上来,但在各种人生阅历下,屋子的摆设布置上的多与少,精与减,她都是有一定的谱。
刘姥姥认为林黛玉屋里满屋子的书就是上等书房,看到薛宝钗的雪洞屋子就无话可说,且贾母已经对薛宝钗如此布置表示不满,刘姥姥察言观色也可以感觉到贾母的不喜。
对于一个借住的客人,对于主人帮着布置屋里格局,还退回去的年轻小姐,在刘姥姥的意识里就是一个不好相与的年轻小姐,且如此素雅的布置,对于刘姥姥这样有年岁的人来看,还是不喜的。
薛宝钗则对刘姥姥这个拐弯亲戚一点也不感冒,也不想去有任何瓜葛,一个贫穷的年迈老妇,能有机会参观贾府的大观园就是一辈子的荣幸,作为一个被取笑的玩物,薛宝钗不想放更多的关注点在她身上。
于是,二进贾府的刘姥姥才会和薛宝钗相看两相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