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向来宽容,为什么在元宵节对袭人不留情面?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红楼梦》中的贾母,总是笑呵呵地。对下人也比较宽容,从不苛待下人。然而她却在元宵节期间,公开批评袭人“拿大了”!
贾母是一个睿智的老太太,她这么批评下人还是头一回。看似批评袭人,其实贾母另有所指,她在指责王夫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自己阳奉阴违,背后捅刀子。
第56回“史太君破腐陈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荣国府元宵夜宴,阖府上下欢聚一堂,丫头婆子们如众星捧月般伺候着主子,生怕伺候得不周全。
宝玉出来时,只有麝月、秋纹并几个小丫头随着。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袭人是首席大丫头,在这个场合应该亲自来照顾宝玉。可是袭人不见踪影,在怡红院里躲清静。贾母不高兴了!
贾母说道:“袭人怎么不见?她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
袭人是一等大丫鬟,主子们一般都对这些丫头不说重话,更不会当众批评。贾母这么做,一点儿都不给袭人留面子,这是公开拿袭人开刀。贾母为什么这么做呢?
贾母表达对袭人背叛自己的不满,也是警告其他人别学袭人。
袭人本是贾母的人,后来袭人投靠王夫人,建议王夫人将宝玉挪出大观园,避免日后和黛玉传出什么闲话。王夫人瞬间将袭人视为“我的儿”!决定将宝玉交给袭人,让袭人看着宝玉。也就是让袭人看着宝玉和黛玉。
为了让袭人对自己死心塌地的,王夫人悄悄提拔袭人为宝玉的姨娘。虽然没公开,也没有名分,但是工资涨了。袭人的编制也从贾母那里转到王夫人名下。
袭人是唯一一个转投到其他主子门下的丫头。有了第一个,就有可能有第二个,贾母必须防范于未然。
贾母公开指责袭人,一个是表达自己对袭人忘恩负义的不满,一个是告诫其他丫头,别学袭人。我还是贾府的老祖宗,还有点能量。我如果让谁不好过,她就不会有好日子!
贾母警告王夫人,不要再打其他人的主意;袭人不要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
第36回,王夫人在没有向贾母汇报的情况下,私自将袭人从贾母处挖到自己名下:
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道:“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凤姐一一地答应了。
王夫人这么做,完全没把贾母放到眼里。贾母指责袭人拿大了,也是指责王夫人“拿大了”!已经把我老太太当空气了!外面孝顺,暗地里盘算我!
林之孝家的说,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都轻易动他不得。
袭人是一个贾母亲自提拔的大活人,生生让王夫人偷偷弄走了。贾母非常生气。
贾赦要鸳鸯,贾母那么生气,借机大骂王夫人:“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就是表达对王夫人挖走袭人的不满。
王夫人收服了袭人,袭人就是自己人了。王夫人见贾母为难袭人,自然要为袭人开脱。
王夫人忙起身笑回道:“她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
贾母听了,点了点头,却丝毫不给王夫人这个面子。贾母笑着质问王夫人:“跟主子却讲起这孝与不孝来了。若是她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
王夫人无言以对,贾母继续向王夫人开炮:“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
贾母这是说自己对你王夫人,对袭人都太宽容了,导致你们不把我当回事儿!背后给我捅刀子!
既然你们不仁别怪我不义!所以贾母当众拿袭人开刀,并且敲打敲打王夫人。
虽然袭人不在,但是贾母的话,会传到袭人耳朵里。
袭人虽然抱住了王夫人大腿,但是贾母也不是吃素的。袭人以后做事,必然会忌惮贾母,有所顾忌。
贾母公开拿袭人开刀,暗示袭人不会是宝玉的妾。
贾母对宝玉妾室人选早就做了安排,那就是晴雯。
第78回,贾母对王夫人说:“我的意思,这些丫头们那模样儿、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晴雯即使被撵出大观园,贾母依然如此执着地说只有晴雯配给宝玉使唤,袭人不配!
贾母承认王夫人对袭人的安排,是迫于外忧内患,不得已而为之。
鸳鸯是贾母的心腹,她对贾母的心意知道得一清二楚。她在第46回,开诚布公地对袭人和平儿说:你们自为都有了结果了,将来都是做姨娘的?据我看,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你们且收着些儿,别特乐过了头儿!
鸳鸯此言,暗示了袭人的姨娘梦未必如意。袭人不过是空欢喜一场。
母亲死了,儿女要守孝,不能参加热闹的宴会。贾母在袭人热孝期间,指责袭人,看似对袭人刻薄寡思,实则是对袭人背叛自己表示不满;同时敲打王夫人无视自己,把自己的东西抢走了;更是暗示袭人将来做不成姨娘。
贾府这样公侯人家,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若错了,其后果,可能是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