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如果在壮年时立扶苏做太子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
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立扶苏为太子,秦朝很大可能是不会灭亡的,起码扶苏在位当代不会灭亡。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天下百姓虽然不用再受诸侯互相征伐带来的战祸之苦,但百姓的生活过得并不好。因为战争并没有停止,秦始皇又要完成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工程,全国大半壮年男子不是在服兵役就是服劳役。
尽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多次下达了于民有利的措施和政策,但较多兵役和劳役任务,导致天下百姓的生活指数并不高。刘邦在起义前曾逃亡到芒砀山落草为寇,也是因为放跑了很多押往骊山服劳役的百姓,以此可见,劳役任务已经成为百姓沉重的负担,百姓宁愿选择逃亡被通缉,也不愿意去服劳役。
不过由于秦始皇和开国大臣的镇压,即便百姓不满也没人敢和朝廷对抗,为此只能期盼新君即位后能得到改善。可是秦始皇去世后,由于赵高发动了沙丘政变,拥立秦始皇的幼子胡亥成为了二世皇帝,导致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未能继承帝位,还惨遭杀害。
而胡亥即位之后,不仅没有减轻百姓的负担,反而还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并且又重新修订了律法,刑罚比起秦始皇时期更为残酷,百姓的生活也更加艰苦,有一半人都受过刑罚,百姓的困苦已经到了极点,最终官逼民反,激起了反秦起义,秦朝因此灭亡。
以此可见,百姓反秦是因为秦二世在位时期的负担日益加重,百姓几乎被逼迫到无法生存下去。天下百姓的生活若是过得还算可以,也不会冒着杀头灭族的风险去反抗朝廷。
如果扶苏即位,百姓的生活就不会过得那么苦,也就不会去反秦。因为扶苏为人宽仁,和秦始皇的政见不同,民间百姓大多也听闻过扶苏的贤明,因此扶苏有很高的声望,是天下百姓心中默认的皇位继承人。以扶苏的政治理念,很可能会减少劳役和赋税,来减轻百姓负担,使百姓归附,稳定江山社稷。
而胡亥不仅在能力上无法和兄长扶苏相比,在百姓中的声望也没有可比性。胡亥因为昏庸无知,容易控制才被赵高拥立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行政更加苛暴,最终激发民变,导致秦朝灭亡。
胡亥作为皇帝,却被宦官赵高控制,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点执政能力。并且胡亥作为秦始皇的小儿子,原本不应该即位,百姓也从未想过胡亥会即位,甚至很多百姓都没有听闻过胡亥,因此胡亥即位后,天下百姓还没有归顺。之后胡亥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使天下百姓归附,还进一步加大了统治阶级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完全失去天下民心,最终激起民变,推翻了秦王朝。
扶苏的政治才能和民间百姓的声望
公子扶苏的政治才能
扶苏在史料中第一次出场是秦始皇“坑术士”一事。事情起因是卢生、侯生等方士始终都无法给秦始皇找到仙药,他们也知道不可能找到仙药,但按照秦朝法律规定,方士不能兼用两种方术,而且方术不能应验会被处以死刑,这些方士害怕被处死便悄悄溜走了。
不过他们在逃走之前曾编排、诽谤秦始皇,说秦始皇生性刚毅残暴,自以为是,不能为他寻找仙药。秦始皇听闻后大怒,心想:“我给这些方士优厚待遇,他们不尽职尽责,还出言诽谤我,来加重我的不仁”,于是下令将咸阳城内出言诽谤他的术士和儒生抓起来审问,互相检举揭发后,有460余人违反禁令,最后被秦始皇下令坑杀。
《史记》记载:“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为了天下安定,便站出来劝谏秦始皇不要用严酷的刑罚对待这些人。理由是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的百姓还没有安定归附,如果严刑酷法惩治歌颂和效法孔子的儒生,可能会让天下百姓心中产生不安。
虽然这些术士违反律法,还出言诽谤秦始皇,确实应当被处死,但扶苏想到的是天下大局,担心用酷刑处死这些人会失去天下人心,说明公子扶苏具有政治远见。
以扶苏的政治才能也不可能不知道沉重的兵役和劳役对百姓的负担,但他还是公子,无法改变父亲秦始皇的想法和决定。如果扶苏继承成为皇帝,他便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或是出于仁慈,也会减少兵役和劳役,以此收拢人心,达到天下安定的目的。
史料对公子扶苏的评价
《史记》记载:“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扶苏为人仁。”
虽然史料对公子扶苏的记载并不多,但对扶苏的评价很高。扶苏为人宽仁,说明他的性格宽厚仁慈,与其父秦始皇和其弟胡亥的性格完全不同,再加上他的政治才能,扶苏很可能不会像秦二世那样加重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并且还会减少赋税,实行于民有利的政策来安抚人心,百姓也就没必要冒着连累家族的风险去反抗朝廷。
除了宽仁的性格之外,扶苏还具备刚毅的性格特点,并且威武勇猛,对人信任而又善于激励士人,这还是赵高对扶苏的评价。扶苏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但他和其父秦始皇的性格完全不同,一点也没有继承他父亲性格多疑,刻薄残忍的性情,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扶苏的性格将会成为一代仁君。
相信秦朝的文武百官也愿意侍奉扶苏这样的帝王,毕竟公子扶苏“信人而奋士”,大臣们不用整天提心吊胆,还能得到扶苏的激励,更好更高效的开展工作。如果扶苏继位称帝,秦朝将会出现明君加能臣的一片大好局面。
扶苏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形象
公子扶苏在天下百姓之间的口碑很好,有着很高的声望,可以说扶苏是天下百姓心中默认的皇位继承人。相反天下百姓认为秦二世胡亥不应该继位,甚至不少百姓在秦二世继位之前都没有听闻过这位公子,毕竟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在成为皇帝之前还处于弱冠之年,并未担任什么过重要职务,名声不显。
《史记》记载:“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胜等人发动起义前就曾说过,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而且很多百姓也都听闻过扶苏的贤能。陈胜为了顺从百姓意愿,得到更多人的响应,于是假借扶苏的名义发动了起义,在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内便集结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队伍。
虽然百姓反秦的主要原因是苦于秦朝的暴政已久,但陈胜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数十万人的响应,一定程度上是借了公子扶苏的名义,说明公子扶苏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声望,是天下百姓默认和期盼的皇位继承人。据说公子扶苏遇害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扶苏,还特意修建了扶苏庙。
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
从上文所述可见,以扶苏的政治才能和远见,以及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威望,可以说公子扶苏是秦始皇诸位公子中最为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扶苏即位可以顺应天下百姓的心愿,并且以扶苏的政治远见和大局观,为了天下稳定,会将百姓放在首位,秦朝不仅不会灭亡,扶苏还能将秦始皇建立起来的基业更好地延续下去。
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册立长子扶苏为太子,将会对稳定政权起到很大作用,避免不立太子对政权产生的不稳定因素,比如皇帝突发意外,政权没有顺利交接,导致朝野动荡;诸位公子自相残杀,争夺帝位;有野心的大臣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进行暗箱操作,赵高拥立胡亥称帝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秦始皇早点册立太子人选,就能避免沙丘政变的发生,即便赵高诡计多端,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拥立胡亥称帝。如果秦始皇册立的太子人选是公子扶苏,那么秦始皇去世后,扶苏就会顺利继位成为秦二世,大将蒙恬、上卿蒙毅、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大臣,以及秦始皇三十多个女子都不会惨遭赵高迫害。
公子扶苏贤明,大臣忠心能干,在强强组合之下,秦王朝将会步入盛世,或者为了之后的盛世打下坚实基础,南方的任嚣和赵佗也不敢割据自立。
结语:
秦朝灭亡,主要在于暴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未与民休养生息,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凿灵渠、修秦直道、建阿房宫、营建皇陵等大型国防建设和土木工程需要的人力以百万计,全国大半壮年男子不是在服兵役就是服劳役。
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更是将秦王朝的暴政推到了极点,除了常年无偿徭役外,百姓的赋税也日益沉重,并且法律更加严酷,秦王朝的气数在胡亥和赵高残暴的统治下丧失殆尽,为此迅速灭亡。
公子扶苏只要改变当下现状,便能让秦王朝重新焕发生机,从而延续下去。以扶苏的性格特点和政治远见来看,秦王朝面临的危机和隐患会有很大地改善。即便有人造反,扶苏也不会视而不见,有蒙恬、蒙恬等大将坐镇,起义军根本不是对手,况且扶苏在百姓中有很高的声望,大多数百姓也不会参与反叛。
如果秦始皇盛年立扶苏为太子,之后扶苏顺利继承帝位,秦朝不会灭亡,至少在扶苏在位时不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