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人民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生活水平有多高呢?

曾家包汉墓画像石被著名学者俞伟超等人评为四川画像石的杰出代表,从这些石画像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朝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当时的人民是怎么样过自己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

汉朝人民的衣、食、住、行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汉朝时期的服饰。大家现在看到的很多古装扮演,采用的服饰都是源自于汉朝时期的,这倒不是因为谁的强制规定,大家都必须穿汉服,而是大家自发的穿着汉服,因为汉服不单单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体现,更重要的是,人皆有爱美之心,而汉服实在是太美了。汉朝的服饰主要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和裙等,尤其是当时的裙子种类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在当时的织绣工业十分发达,几乎家家户户的女子都会随便的做一些精品织绣,所以尽管穷人们穿不起这样的东西,但是只要你会这样的技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之下,就不会很贫困的,反而还会很富足。虽然服饰的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等级制度之下,所穿着的服饰也是不同的,光是当时朝堂里的官员顶戴就有16中样式之多,可见在当时服饰行业的鼎盛。随着服饰行业的高速发展,原本只有后宫妃嫔才配穿着的绫罗绸缎,皇宫之外的大富之人也开始享受,甚至有一段时间之内,很多富人家的丫鬟都要穿着绣衣丝履,不得不说,当时人民的衣着水平之高。

第二方面就是汉朝时期百姓们的饮食了。在吃饭这一方面,我国拥有着极其久远的传承,不是知秀网小编吹,中国菜真的要比其它国家的好吃的多,而且在菜式的种类上,也是千变万化,其原因主要源自于我国的悠久历史。而且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民以食为天,劳作之后当然是想如何犒劳一下自己了,所以我们的饮食文化就展现了出来。那么在汉朝时期,我国百姓的烹调技术已经比较丰富了,主食有饭、饼、粥等,肉食则有炙、煮、煎、腊、脯、生食、醢、菹、等几种,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谷六畜就是在当时传出来的,而且当时就已经很广泛了。虽然在吃的范围上大家有很多的选择,但是由于当时的贫富差距很大,所以尽管当时的富人是想吃什么吃什么,但是当时的农民还都处于一个有啥吃啥的阶段。再给大家科普一点,现在我们做饭用的厨房,也是从汉朝时期发展而来的呢。

说起汉朝时期的住房,那可真的就是有钱人在天上,没钱的在土里了。汉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首次得到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其中就包含了住房。汉朝时期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大木构架体系已经越发的成熟,各种房屋的布局以及外部造型都越来越完善,可以说在汉朝时期的房屋设计,在我国延续使用了上千年的时间,还逐渐演变成为了我国古代的特色传承。但是当时的农民就比较辛苦了,一般就是茅草屋,住土砖或石砖房屋的人都算得上是当时的有钱人了。

最后一部分就是当时人民的出行了。最早的车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而到了秦朝时期,对于出行方面,始皇帝也是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不仅制造出了很多种类的马车,而且为了方便大家的出行,还规定了道路的宽度,修整道路的平整度。而在汉朝时期,虽然刘邦为了减少人民的疾苦,大都建制还是采用的是秦朝时期的东西,但是在很多地方还是存在自己的改进的。在当时的官员已经开始有人坐轿子了,而且规定的抬轿子的人数也是存在严格的把控的,在打仗方面,也有专门的马夫负责训练战马,但是人民主要的出行方式还是靠腿,大家还知道那些汉朝时期百姓的出行方式吗?

1975年,成都市文管处专家在成都市西郊土桥镇西侧曾家包发现一处高8米、直径约50米的大土包,经过发掘,证实这是建在一起的两座东汉墓葬。一号墓墓室东西后壁出土石刻画像石尺幅巨大。内容丰富。

东后室后壁画像石《农作·养老图》展示汉代成都农牧并举庄园生活。

《农作·养老图》上部为双羊图,两只卷曲盘角的绵羊,走向一株牧草。

中部为“养老图”。主体建筑是一座廊庑式的双层楼房,楼上回廊曲折有致,楼房旁边有一座粮仓,仓后长着高大笔直的棕树。一个侍女从楼中出来,她手中有所执物,她走往棕树下一个手扶鸠杖、席地而坐的老者。

下部为农作图。农家院落前方,两人在踩碓舂米,干栏式房屋建筑前有几株叶大枝茂的芋子,一农夫正持锄为芋子松土(或锄草)。左为四块水田和一个有围堤的水塘,塘内有船。河流和湖泊里的小船静静地行驶着。

四川的画像石以崖墓、石棺、石函等为主要载体。发现砖石墓室的画像石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但其中多为精品,曾家包汉墓画像石被著名学者俞伟超等人评为四川画像石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