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子鱼论战》是如何描写泓水之战具体经过的?
还不知道:《古文观止·子鱼论战》是如何描写泓水之战具体经过的?本文以时间为轴线,以顺叙手法记述了宋、楚争霸过程中最关键的泓水之战,由于迂腐昏聩的宋襄公指挥不当,对敌作战时还满口仁义道德,墨守成规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原文】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62]。大司马固谏曰[63]:“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64]。”弗听。
【注释】
[62]宋公:宋襄公,名兹父。
[63]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这里指公孙固。
[64]赦:原谅,饶恕。
【译文】
楚国人攻打宋国用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上天不肯降福给我们商朝已经很久了,君主现在要复兴它,这种违背上天的罪过是不可饶恕的啊。”宋襄公不听从他的劝谏。
【原文】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65],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66],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注释】
[65]济:渡河。
[66]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译文】
宋襄公和楚军在泓水交战。宋军早已摆好了战斗的阵势,而楚军还没全部渡过泓水。司马说:“对方兵多,我方兵少,趁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等到楚军全部渡过之后,但还没有摆好战斗阵势时,司马再次请求宋襄公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等楚军摆好阵势以后,宋军才发动进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禁卫官也被一举歼灭了。
【原文】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67]。”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68],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69],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注释】
[67]成列:排成战斗阵势。
[68]勍:同“劲”,勍敌即“劲敌”。
[69]胡耇(gǒu):年纪很大的人。胡:年老。
【译文】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已经斑白的敌人。古代的用兵之道,不凭借险隘的地形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裔,但也不会下令攻击尚未列队的敌军。”子鱼说:“主公不懂得怎样作战啊。强大的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摆好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我们趁着敌方为地势所阻而进攻他们,这不也可以吗?就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况且当前那些强者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老人,能俘虏的也全都抓回来,对于那些头发斑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去怜惜的呢?
【原文】
明耻教战[70],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71],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72]。”
【注释】
[70]明耻:使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战:教授作战的技能。
[71]三军: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72]儳(chán):不整齐。这里指没有摆成阵势的军队。
【译文】
使战士认识什么是耻辱,教导士兵如何作战,都是为了杀害敌人。敌人受了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次杀害他们呢?如果不忍心再次去杀害那些受伤的敌人,那还不如刚开始就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那些头发斑白的敌人,那还不如向他们屈服。军队是凭借有利时机来进行战斗的,用击鼓来助长声势的。抓住有利的时机就使用,在险要的地方攻击敌人也是可以的。既然盛大的金鼓之声充分鼓舞起了士兵的战斗意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评析】
首先交代战争背景,即楚军为救郑而攻打宋国。接着详写交战场面,描绘了一个腐败、愚昧的君主,既无审时度势之能,又无慧眼独具之才。竟然不自量力,与国力强盛、窥伺霸主地位已久的楚国开始了泓水之战。结果又在战争中假装仁慈,抱着“不乘人之危”的教条不放,不听从子鱼“扬己之长,避己之短,抓住战机,先发制人”的规劝,故而错失战机,最终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