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子,西晋宗室、诸侯王。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西晋时期,曾出现过一次遍布全国的,由西晋皇族为主角,互相征战不休,互相争夺权力的一场大动乱,史称“八王之乱”。
皇族争权历来有之,哪个朝代都不可避免,只不过看规模大小而已,是否在国家承受的范围之内。
“八王之乱”的起因和经过,基本上已经被史学家们研究透了,现在公认的,“八王之乱”从可控到变得不可控,主要是期间发生的一件标志性事件。
这起事件就是西晋永康二年(公元301年,四月后称永宁元年)正月,赵王司马伦(司马懿幼子)废掉晋惠帝司马衷,篡位自立事件。
此前,西晋宫廷内部从晋武帝司马炎病死后,就开始动荡不休,发生了一系列夺权杀人事件。
如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杀掉外戚杨骏(其堂侄女和女儿分别是司马炎的两任皇后)一族,杀掉晋惠帝的独子、皇太子司马遹,司马伦杀掉贾南风等等。
但不管怎么乱,怎么争权夺利,怎么杀得血流成河,参与者都还维持着一块遮羞布,即都是打着晋惠帝司马衷的名义。
这样的话,动乱就是可控的,全部限制在宫廷内部,最高领导人在名义上没有变化,依旧是晋惠帝司马衷,哪怕他是个傀儡。
因为,司马衷虽然是个痴呆皇帝,大家也知道他是傀儡,可到底是根正苗红,法理上是全国各个势力承认的,最合法的皇帝。
他的位置没有变化,外面的诸侯就只能看热闹,而不方便主动参与动乱,以争取最大利益。
就好像西晋之前的三国时期,曹操生前一直就打着汉献帝的名义搞事情,其余诸侯就算被恶心住了,也没什么办法,该打还是打,可名分上一直被曹操压一头。
但等到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敌对的刘备、孙权就都解脱了,开始陆续称帝,开始能在名义上跟曹魏并驾齐驱,搞事情的手脚也都放开了。
同样,“八王之乱”期间发生的司马伦逼迫侄孙晋惠帝司马衷禅让,自己当了皇帝的事件,也让遍布全国的,比较有实力的司马王爷们的手脚被放开了。
自此后,“八王之乱”进入到了真正的全国大混战时期,逐渐变得不可控。
其实,司马伦废帝自立,本来是可以被制止的。
当时,已经有人在发觉到了司马伦的野心后,在国都洛阳发起了铲除司马伦的行动,甚至差一点成功,可因为愚蠢,在最后关头失败了。
发起铲除司马伦行动的人叫司马允,当时的爵位是淮南王,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九个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弟弟,赵王司马伦的侄孙。
司马允在当时也有极强的号召力,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杀掉皇太子司马遹后,就有很多人建议让司马允当皇太弟,让他做晋惠帝的继承人。
只不过,司马伦杀掉贾南风夺权后,他自己想当皇帝,就没有再提这事,还立了司马遹的三岁儿子司马臧为皇太孙,只是给司马允加官进爵,安抚而已,《晋书·司马允传》中记载:
初,愍怀(司马遹)之废,议者将立允为太弟。会赵王伦废贾后,诏遂以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都督如故,领中护军。
司马允的号召力不仅仅是在朝堂和民间,还包括部分宫廷护卫,“允性沈毅,宿卫将士皆敬服之。”
这就让他有了一定的颠覆朝堂上现任政权,发动宫廷政变的能力。
司马允和司马乱当然是互相防备,司马伦知道司马允是个威胁,司马允知道司马伦想篡位,也想干掉自己。
两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司马伦想篡位,就必须要解决掉司马允,司马允想保住自己,也想保住晋惠帝,就必须要跟司马伦对着干。
对于司马允来说,能保住晋惠帝,自己就真有可能取代那个三岁的皇太孙,能当皇太弟,能名正言顺的当皇帝。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两人之间的矛盾终于来了个大爆发(时间大概在当年的六月至八月)。
当时,司马伦为了干掉司马允,给他定了个谋反罪,还让自己的人写了份假的诏书去逮捕司马允,结果被司马允看出了真假。
司马允一看都搞这一套了,马上就召集府中亲信死士七百余人杀出府中,宣布司马乱造反,准备进皇宫保护晋惠帝,或者,劫持晋惠帝,好以皇帝的名义铲除司马伦。
但因为宫门关闭,他进不去,只能去攻打司马伦的府邸。
司马允的部下战斗力超强,杀得司马伦的护卫节节败退,内部还有人带兵响应司马允。
司马伦跟部下们被司马允部下的弓箭所威胁,只能躲在大树后面,寸步不能动,《晋书·司马允传》中记载:
允所将兵,皆淮南奇才剑客也。与战,频败之,伦兵死者千余人。太子左率陈徽勒东宫兵鼓噪于内以应,允结陈于承华门前,弓弩齐发,射伦,飞矢雨下。主书司马畦秘以身蔽伦,箭中其背而死。伦官属皆隐树而立,每树辄中数百箭......
司马允毫无疑问离成功不远了,如果没有援兵,或者意外事件,司马伦眼看着就要被司马允干掉。
关键时刻,司马伦的儿子司马虔“遣司马督护伏胤领骑四百从宫中出”,来援救司马伦。
伏胤看情况危急,想了个妙招,“举空版,诈言有诏助淮南王允”。
司马允一看有皇帝的诏书,心中一喜,这样杀司马伦就更名正言顺了,没有仔细思考,就把伏胤和四百骑兵放进身边。
不但如此,司马允还下了战车,准备跪拜接受皇帝的诏书,完全没有防备之心。
结果可想而知,伏胤带着四百骑兵轻松干掉了卸下一切防备的司马允,帮助司马伦扭转了不利局面,“允三子皆被害,坐允夷灭者数千人。”
司马允在最后关头处理事情的能力真的很愚蠢,就算不防备诏书的真假,也不应该让那四百骑兵也跟着伏胤到自己身边来。
他完全是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最关键的时候做了最愚蠢的决定,其实,他是被自己打败的。
在这起事件中,不管司马允当时的心态如何,是为了自己还是真为国家,只要他能干掉司马伦,就能避免其篡位,就能阻止“八王之乱”变得不可控。
可惜,因为在关键时刻愚蠢的应对,司马允遗憾的失败了。
他的这次铲除司马伦的行动如果成功,制止了司马伦废帝的举动,或许能让大的动乱来得晚一些,或许能让西晋多存活一些年份。
司马允死后不到半年,司马伦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逼迫晋惠帝司马衷禅让,自己做了皇帝,这样一来,也释放出了所有诸侯王心中的野心。
司马伦这个皇帝也就当了几个月,随即就被另外三位司马王爷起兵推翻。
从此,司马王爷们周而复始的,互相起兵争斗,“八王之乱”开始覆盖全国,直至整个西晋王朝被异族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