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明明比朱允炆还要出色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和朱元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3月,朱元璋又经历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他的第三个儿子晋王朱棡走在了老父亲前头,年仅40岁。这时候朱元璋还在世的儿子里就属燕王朱棣年纪最长,但朱元璋并没将皇位交给朱棣,他仍然把朱棣作为一枚镇守北疆的人形武器,《明史纪事本末》 记载,朱元璋曾在此时专门派人去给这个儿子讲了一番大道理:
“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听完这番大道理的朱棣内心应该相当憋屈,大哥朱标在世时,皇位没有他的份,大哥死了六年了,皇位离他仍然那么遥远。更何况朱元璋此时已经快不行了,他下这样的敕谕看起来是对自己的肯定与倚重,实际上也是一种敲打,告诉他老老实实待在藩王位置上就行,不许起其他心思。
这未免让人感到疑惑,朱元璋其实是一个比较“重武轻文”的皇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军事才能出色的四子朱棣,反而选了相对文弱天真的朱允炆?
任何重大的选择都不可能只考虑一方面因素,最终选择结果必定基于多重因素的结合,更何况朱元璋是大明帝国的缔造者,选择继承者这样的事,没道理像《明史》说的那样,因为孙子“性至孝”就选他,而且,也不可能只是朱元璋一个人的想法所至,与朱棣本人的表现更有关。
自古成王败寇,朱棣“靖难”成功之后虽然把洪武建文两朝的历史改动了不少,增添了许多朱元璋生前对他的称赞肯定之语,顺便黑了一把建文,但这不代表朱棣原本在朱元璋心里就不出色,恰恰相反,朱元璋去世之前,朱棣无论战功还是人品都收获了许多赞美。
先说这战功,洪武二十三年朱棣对上元将乃儿不花,表现极其出色,他在可以以兵战取胜的情况下选了成本最小的劝降。“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这事可以看出,朱棣不光会打仗,还是个有大局观的将领,在战场上综合素质很不错,不是贪功且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者。
从洪武十三年(1380年)始朱棣便长期在北方经营,凭实力成为了明帝国九边最出众的将星。再有史载,当时朱棣的表现相比晋王“性骄,在国多不法”,甚至嫌朱元璋的赏赐少要好太多,他不仅上书谦虚表示自己“功不及赏”,在自己的地盘也十分收敛,严管军纪,肃清官吏贪墨,朱标在世时曾经去北方巡视过,他回来称赞朱棣完全当得起大明“边陲柱石”。
这些除了反应朱棣除诗书文化之外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出众,其实也反应了朱棣在洪武一朝没有表现出太多对皇位的觊觎,所以朱元璋虽然对燕王的势力有忧虑,却直到临死都没有对其大幅削减,只是在遗诏中重点强调“诸王留国中,毋得至京师”。
应该说,朱棣在洪武一朝的谨慎,配合朱元璋本人敏感多疑的性格影响了朱元璋对继承人的确定。朱元璋起自布衣,以绝对的武力夺得天下,其麾下名将甚众,且明朝立国之初来自蒙古的威胁依然存在,这意味着朱元璋要稳定统治就必须依靠武将,明朝“开国六公爵”,除李善长均为武将;洪武年间的北伐西征,也可见帝国最初的铁血刚武。
但与“重武”相随的却是朱元璋对武将持续多年的忌惮,在夺得天下之前朱元璋已经被背叛不少次了,连亲侄儿朱文正都能和他离心,没有血缘之亲的武将能得到几分信任?朱元璋需要能力出色的武将但绝不允许他们表现出任何可能危及皇权稳固和大明江山稳定的苗头,那么在对待朱棣这个儿子的态度上,他也会十分矛盾。
史书上有一段刘三吾劝朱元璋立朱允炆的描述,当时朱元璋说了句“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这时候秦、晋二王未死,刘三吾以此举违背礼制,且一旦立燕王,越过秦、晋实在没道理为由,劝得朱元璋放弃了想法,朱元璋还哭着去后面思考人生了——这情节怎么看怎么像出自永乐一朝杜撰,如果朱元璋真有意立朱棣,绝不可能让臣子轻巧一句话就打消念头。
如果朱棣表现出了对皇位的绝对野心,会招来朱元璋的疑忌打击;而如果朱棣表现得甘当大明边防守将而不是大明天子,朱元璋便会对其放心许多,他认为朱允炆这些叔叔可以在自己去后成为大明屏障,那么他出于对长子朱标的感情选择朱标一脉为继承者也好,出于朱允炆本身的仁孝宽厚聪敏有识选择继承者也好,都已经在他心中构成了某种近似于完美的搭配。
不得不说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喜欢掌控全局的皇帝,只是他没有想到,在他死后,他规划的帝国传承美好蓝图,都随着时间变了模样。这大概可用《荀子》中的一句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总结,朱元璋再厉害,也斗不过历史规律;朱允炆再有正统之名,照样敌不过在运用武力方面更出色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