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历史上有免死金牌这个东西吗 这东西能不能免死

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免金牌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前言:假如在古代犯了死罪,该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呢?是应该高声喊冤还是应该掏出免死金牌?不得不说,免死金牌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字面意思上看也是免除了死罪,那历史上真的有免死金牌这种东西吗?它真的能帮助罪人免掉死罪吗?

影视剧中免死金牌

源于刘邦,笼络功臣

其实免死金牌在历史上是真的存在过的,而且还存在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它的原名叫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只是后人在叙事时为了更加形象方便的讲述所起的另一个称呼。

丹书铁券最早的起源来自于汉高祖刘邦,刘邦于微末之中崛起,在一大帮能臣猛将的辅佐下,统一了天下,而这帮能臣猛将在辅佐他的过程中,功劳肯定不是能算得清的,为了笼络顺便以示奖励这些功臣,刘邦冥思苦想,最终给每个功臣都发了一个类似于“荣誉证书”的东西,用红色的丹砂将功臣的誓言写在了铁板上,所以顾名思义称为丹书铁券。

影视剧中刘邦

丹书铁券上的内容一般包括了赐券日期,赐券的对象,以及被赐者的功劳等,而且为了显得更加尊贵重视,后代的子孙也可以使用。当然为了防止假冒,会将丹书铁券分为两半,一半放入金盒藏到皇室宗庙之中,另一半当然就是被赐者亲自保管,当然这时候的丹书铁券并没有任何免死的功能,只是一种加官进爵的凭证。

得到过这种铁券的人,例如韩信、彭越、周亚夫等,可惜的是这三人都以谋反或是与谋反相关的罪名被诛杀了,统计中在汉初之时,得到过这种丹书铁券的差不多得有百人左右,最后活着的仅剩下5人,丹书铁券的“保命免罪”的功能可见一斑,当然由于这时期的丹书铁券在创立之初并没有携免死的功能,死了这么多人也是情有可原的。

丹书铁券

有免罪之能,虚无缥缈承诺

等到丹书铁券带有免死特权功能是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北周太祖宇文泰在战场上险些被杀,幸好他的部下李穆救了他一命,为了报答李穆的救命之恩,宇文泰赐给了他一张丹书铁券,当然为了报答这次救命之恩,还特地在上面加了一行字,写着凭此证可免去十次死罪,也是从此以后,丹书铁券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免死金牌。

赏赐这个铁券对皇帝来说好处不少,就像皇帝如果赏赐封地、银两等等,这些都是有实物的,分出去了多心疼啊,这个铁券就不同了,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一个承诺,没有带来任何实际损失,反正到最后如果想杀,总能找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

影视剧中宇文泰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时局动荡,这个东西非常的盛行,大臣们为了得到这么一张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是争破了头,毕竟能够保命的东西谁也不嫌多,当然皇帝也乐意赏赐这个东西,比起赏赐土地等划算多了。但是铁券的免死免罪功能虽然有,但是免除的不过是一些小罪,或者是皇帝根本不想让你死,要是真惹恼了皇帝,该杀还是得杀,就像是唐庄宗李存勖曾经给人发过一个可免九次死罪的铁券,后来李存勖想杀他,直接给人安了一个十恶不赦的罪名。

丹砂变镶金,免死牌不免死

据《新唐书》记载:“开元二年,尽忠从父弟都督失活以默啜政衰……玄宗赐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

隋唐时期的丹书铁券直接泛滥成灾,不仅大臣能有一个,得宠的侍卫也能有一个,甚至太监也能有一个,反正只要皇帝一高兴,就赏一块。这时候的丹书铁券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升级换代了,将原本书写的丹砂改成了镶金,这样的免死金牌更为“名副其实”,但是免死金牌的功能依旧是可有可无,就像是唐高宗上位后,原先有唐太宗赐下免死金牌的旧臣,依旧被他杀了不少。

影视剧中免死牌

明朝的朱元璋同样也是微末之中崛起,当然赏赐功臣的时候也免不了赏赐这些免死金牌,不过有关于铁券的赏赐以及可免除罪责有了明确的制度,按理来说有了制度这样正规的铁牌应该能起到免死的作用,但是其实不然,这东西能不能免死,最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主观意愿,就像是朱元璋疑心重,为了让自己子孙后代的统治更有利,开国时赏赐功臣的34块铁券,这些人最后都被朱元璋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杀干净了。

由此也可见,免死金牌其实并不免死,能不能免罪,最终还是得看皇帝想不想让他死。

参考文献《后汉书》《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