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文史百科 > 正文

孔子的弟子多达三千人,颜回为何却是其最得意的弟子?

孔子一生都在遵循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从事教育事业长达数十年,弟子达三千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人,哲人十人。那么,为什么说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呢?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有一次,颜回到街上买东西,看到一家布店前站满了人。颜回上前询问得知,原来是买卖双方发生了矛盾。

买布的人说道∶“三八二十三,你为何说二十四,是想骗我钱吗?”颜回听了之后,走上前去,说道∶“这位兄弟,三八二十四,不是二十三,你算错了。既然弄清楚了,就不要再吵了。”

听了颜回的话,买布的人很不服气,指着颜回说道∶“你是谁啊?瞎管什么闲事?评理只能找孔夫子,由他说了算。我们可以去评评理。”

颜回说道∶“好!不过,若是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人说道∶“若是我输了,可以拿走我的人头!”颜回便说道∶“如若我输了,可以赢走我的冠。”

于是,他们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具体情况之后,说道∶“三八二十三!颜回输了,把冠给别人。”

颜回是一个不与孔子争辩的人,只好摘下帽子,给了那个买布的。接过帽子之后,买布的人兴高采烈地走了。

对于孔子的评判,颜回虽然服从,但是仍然想不通原因。于是,颜回认为孔子年纪大,老糊涂了,决定不再跟随孔子。

第二天,颜回借口家里有事,请假回去了。孔子知道他的心思,但没有说出来,在他临走的时候,孔子说道∶“赠你一句话∶干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说声告辞,便动身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狂风突起,电闪雷鸣,大雨将至。情急之下,颜回躲到一棵树干的空心处,想暂时避避雨。这时,颜回想到那句“千年古树莫存身”,便走了出来。刚走开不远,一道闪电划过,雷声四起,古树被劈得粉碎。

颜回吓得惊呆了,没想到孔子的话应验了。想想后一句话,颜回自言自语道∶“我会杀人?”

赶到家的时候,已是深夜。见家人都已睡熟,便不想惊动,用随身带着的宝剑,打开了妻子卧室的门闩。走到妻子床头的时候,颜回发现南边一个头,北边一个头,顿时怒火中烧。

拿起宝剑想要砍下去,这时,颜回想到那句“杀人不明勿动手”,点亮油灯,发现是妻子和妹妹。

天一亮,颜回就急忙赶了回去,跪在孔子身边,说道∶“老师真是料事如神啊!”

孔子解释道∶“我之所以说三八二十三,是因为你们的赌注。你输了,只是一个冠,而他输了,就是一条人命。你觉得,应该谁输比较好?”

颜回顿时醒悟过来,说道∶“老师以大局为重,实在是学生愚昧啊!”此后,颜回一直跟随在孔子身边,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

颜回最大的优点就是十分好学,并且能够自我改善。在孔子看来,以文传授于弟子,而学问中的“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君子道德的实践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孔子眼里,相比于文化知识的获得,学生的道德修养更加重要。孔子认为,作为学习者,首要任务便是学会如何改善自身,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论语》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中“为己之学”便是将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努力地改善自我。“为人之学”更多的是技能,而不是僵化的知识。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所谓的“格物致知”,便是通过学习,要掌握真理,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作为君子,要不断改善自身行为,保持内心的平和,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孔子的学问中,最基本的原则在于“为己”,即改善自身,努力成为一个充满仁义道德的君子。

颜回之所以受到孔子的肯定,就在于其“为己之学”的优秀。《论语》中记录了多次颜回与孔子的对话。

《论语·先进》∶“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在孔子的弟子中,有很多担任高官,享受人们拥戴的人。但是,唯有颜回十分好学,与其他弟子相比,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这个可以说明,颜回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加强改善自我,不但学的知识,也用于实践。在孔子的眼里,“为己之学”的弟子才是真正的好学之人。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颜回成仁,能够保持安然的处世态度。在《论语》中,孔子这样描述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与孔子相似,颜回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十分乐观、豁达。尽管家境贫寒,条件艰苦,却仍然安然生活,心情愉悦,精神世界反倒十分富足。《论语》云∶“肾患同地一第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哉同也!”孔子十分称赞颜回的生活态度,不追求物质利益,讲究乐生。

周游列国时,在陈蔡之地,孔子师徒被围困。其时,干粮已经吃完,好多弟子饿得生病了。但是,孔子仍然不停地讲课,还不断调节讲课的气氛。子路说道∶“原来像君子一样道德高尚的人,也会走投无路。”

孔子说道∶“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君子能够坚守自己的操守,而小人往往胡作非为。”

这个时候,只有颜回对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深信不疑,说道∶“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意思是说,君子道德高尚,却不被别人接受,不是君子的错误。

听了颜回的话,孔子笑道∶“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意思是说,孔子把颜回当成自己最忠实的弟子。

由此可见,在很多事情上,颜回和孔子保持着相同的观点,坚守君子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