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真相 > 正文

古代科举真的是“寒门难出状元”?揭秘背后原因

“寒门出贵子”历来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寒门出贵子,顾名思义,穷人家的孩子经过后天的努力,更容易出人头地。“寒门出贵子”不仅在现代引发热议,在古代也是备受关注。贵子,有多贵?这个面比较广。我们不妨缩小谈论范围,定格在状元这一特殊群体上。

一般而言,状元是和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的。长久以来,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把控人才制度,底层人民几乎没有出路。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注重门第的人才选拔制度再也难以为继,科举制度便步入历史舞台。科举制度自隋唐确立,平民通过读书考试即可获取入仕机会。换言之,平民通过科举考试,是有机会中得状元的。

理论上如此,古代有没有出身寒门的状元呢?

肯定有。

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是唐朝的孙伏伽。孙伏伽在隋朝为万年县法曹,降唐后,经过科举考试才成为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孙伏伽的出身说不上太好,相对于氏族大家无疑属于贫寒,但肯定比平民要好很多,至少在参加科举之前的一段时间是比较好的。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其实也是一位寒门状元。陈亮出生于婺州永康前黄龙窟一个没落的士人家庭。“陈氏以财豪于乡,旧矣,首五世而子孙散落,往往失其所庇依。”陈氏在其祖父代,家境富裕,到陈亮的父亲这,全家为生活而奔波。或许受此影响,陈亮在青壮年时期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得中;直到51岁时参加礼部的进士考试,才中了状元。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春榜状元陈安阝同样出身寒门。陈安阝闽县营前(今福建长乐营前)人,家境一般。陈安阝过五关斩六将,经历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终于中得状元。不过,陈安阝并没有因状元而贵,反倒是卷入明初南北榜之争,当了不足二十天就被朱元璋莫名车裂而死。

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也是出身寒门。刘春霖的父亲刘魁书是直隶省一个老实淳朴的农民。清末山河破碎,动荡不安,亿万家庭到处流浪。刘魁书先是投奔保定亲戚家,后在府衙里谋到一个差事。刘春霖和哥哥则在乡下生活,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挑灯苦读。后来,他随哥哥拜本村刘春熙做启蒙老师。刘春霖家贫,曾因请不起保人而排斥在县试院门外。两科后,刘春霖才凑足钱财请得保人,结果中了秀才。而这仅仅是他科举夺魁的开始。

在古代,寒门学子若想出人头地,科举几乎是最为便捷和有效的途径。但有效是真的,便捷就不怎么好说了?考取状元,一要靠实力,二要看运气,缺一不可。但实力也有所分,不仅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古人要想科举有所成,必须先经过童生试。如刘春霖,考取秀才,首先要蒙馆接受启蒙教育,你得请先生吧,而且名气越大的报酬就越多,这部分开支就让很多家庭捉襟见肘了;其次要经过县试,县试请保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普通家庭很有可能无法负担。还没开始,你就已经输了。

成为秀才只是“功名”的起点。此后,才可以进入正式的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并分别取得举人、贡士、状元等功名。

范进几乎穷其一生,50多岁仅是个童生,而且家中穷苦不堪,直到得到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成为举人。这仅仅是举人,状元更是可想而知。

可见,寒门要想出状元,不仅有自身非常的努力,还得有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的支持。而古代,贫富差距较大,底层平民居多,绝大多数家庭无法供应孩子步入真正的科场。门槛尚不得进,更何谈状元呢?

“中状元”在古代几乎是寒门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在现代却非全然如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成本的下降,穷人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获取知识,成功率则大大提高。一定程度上讲,只要你足够努力,寒门也是可以频频出状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