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退位,居于幕后,真的是被李世民所逼?
唐高祖李渊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李渊如果不主动退位,就会被李世民杀害?这种说法,是无底线的阴谋论,显得好像越腹黑、就越能揭示政治的真谛一样。这种思维,要么是故意语不惊人死不休,要么就是表面化理解政治、搞不懂玄武门事变的本质。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概念,面对李世民,李渊并不是待人宰割的政治白痴。
李渊远比我们想象中优秀
我们习惯于以脸谱化的方式看待古人。由于成王败寇思想的影响,以及史官的偏向性描述,对于坐视儿子们手足相残的李渊,咱们经常把他看成一个窝囊废。但即使从史料的细节来看,我们也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李渊具备了开国帝王的一切素质。
出身北周“八柱国世家”、亲姨夫是隋文帝杨坚、表弟是隋炀帝杨广,天生自带贵气的李渊,七岁就世袭了唐国公的爵位。他“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在搞人际关系方面是把好手;再加上姨夫姨母的关照,他在职场中混得风生水起,积攒了可观的政治与人脉资源。
你也许认为他就是个靠出身、关系上位的官二代,但随着杨广即位,咱们就能看到李渊出色的综合能力。
善于韬光养晦。那时的李渊官居高位、深得人心,招致了表弟杨广的忌惮。察觉这一苗头后,李渊以酗酒好色、贪污受贿的传统套路自我贬损,成功让对方降低了警惕心;而随着突厥反叛、起义四起,急需用人的杨广,再度对李渊委以重任,让他坐镇北方要地太原,得到了大展宏图的机会;
能力卓越。担任太原留守兼河西河东抚慰大使时,李渊时常身先士卒、上阵对敌。对待突厥人,他以夷制夷,模仿敌人建立起一支骑射精兵,多次获得胜利;对待起义军,他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招降数万人;
小心敬慎,却能暗中积蓄力量。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李渊太原起兵,基本上是被二儿子推动的。但从常理推断,如果没有李渊的支持,那时年纪不到20的李世民,不大可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组织协调能力。策划这种掉脑袋的大事,只有久经官场、人脉深厚、老谋深算的李渊才具备资格。
恩威并施、手段狠辣。在时机成熟后,决定起兵的李渊迅速体现出了自己的铁腕手段。他迅速招兵买马、充实队伍;对于隋炀帝的心腹王威、高君雅,李渊在收到线报后果断将其诛杀;联合突厥、消除后患;开仓放粮、收买人心。舆论、实力两手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李渊顺利杀进长安,他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成熟、老道以及智慧,充分证明他早已谋划许久。
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当亲情、权力起了冲突时,李渊犯下了一个巨大错误。
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李渊成了引发玄武门事变的第一责任人
李渊占据了地形优越的关中、北方重镇太原,但辽阔的北方、中原、江南、河西,强敌环伺、危机四伏,李氏统一天下的路并不好走。手下虽然也拥有李靖等顶尖军事人才,但南北朝以来屡屡上演的权臣夺位、武将造反事件,让李渊不大可能让外人身肩重任。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李唐王朝打天下的过程中,李氏宗室上下两代同堂、亲自上阵,除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还有李神通、李孝恭、李道玄、李道宗,甚至女儿、女婿(柴绍)也得出力。
关陇贵族的教育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展露无疑,李氏众人确实都具备让人眼前一亮的文武才能;甚至连李建成,也在进军关中、对付稽胡时展示了自己的军事素质。
不过,要集中资源对付强敌,军中得安排一名总统帅,李渊的三个儿子是首选(最可靠);但储君李建成不可轻动、李元吉稍欠火候,只有既善于打硬仗,又能够独当一面、驾驭人才的李世民,才能肩负起这一责任。
而李世民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碾压时代的军事、政治才华,击败刘武周、收复太原,一举擒获窦建德、王世充,这两次神操作让人叹为观止。鉴于以往的称呼都不能体现儿子的战功,李渊破天荒给李世民加封了“天策上将”的头衔,地位远远在诸位藩王之上;再加上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的职位,以及荡平中原的过程中积累的资源,李世民几乎完全掌握了关东地区的军政大权,与长期经营关中的太子李建成形成了并立东西的两股力量。
功劳、地位和权力,会刺激人的欲望,可况还有“功高震主、兔死狗烹”残酷规则的威胁;在天策府大肆招揽文人,充分体现了李世民的政治野心。
太子李建成自然不愿意丢掉储君之位。同时,双方的幕僚也不愿意位居人后,纷纷为了替自己的主公争取/保住有利地位而献计献策、各出奇招。在平定洛阳后,太子、秦王府的博弈已经逐渐公开化。
面对这种局面,李渊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就会发现他真的很为难:
以功劳为标准,改立李世民为太子?首先,李建成并没有过错,在太子之位表现得也算中规中矩,而且还在关中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其次,自己姨夫杨坚废除杨勇、改立杨广导致的后果历历在目;要命的是,当初杨广能够脱颖而出,凭借的也是杰出的表现、良好的口碑,跟李世民有些许异曲同工之处。
那么,维持现状不变?李世民打下关东河西的战功,在军中、民间的威望,其麾下一班文武人才的诉求,对功高震主后果的担心......一山不容二虎,李建成不具备驾驭李世民及其部下的能力,双方必须有一人愿意屈从对方。
因此,在这种矛盾心理以及对亲情的眷顾下,智慧、英明了一辈子的李渊,犯下了最大的错误:他没有表态,不但没有下定决心压制一方,反而以和稀泥、当和事佬的方式,客观上纵容了两派的发展。
面对宫斗,在绝对排他封建皇权下,从来不存在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因此,身为帝王,还必须具备一个最关键的素质:当机立断、心狠手辣,即使是面对亲人时。李渊的优柔寡断,客观上促成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手足相残惊醒了李渊,让他作出了主动放弃的英明决定
既然父皇不作为、不表态,那么储君之位只能靠自己争取。李渊的绥靖政策,给李建成、李世民造成了这样一个印象,玄武门事变由此爆发。
在长安城内居于劣势的李世民,在手下一众精英人才的鼓励、支持下,抓住大哥的思想麻痹,孤注一掷、险中求胜,将自己狠辣的手段、对战机的精准把控能力运用到了宫斗之中,笑到了最后。
这个时候的李渊后悔吗?很难说,如果当初自己亲自动手除掉一派,后果也许不会这么惨烈;但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只能活一个,这几乎是铁板钉钉的客观要求,历史上无数次兄弟夺储的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李渊自问自己没有足够的理由、动机干这种有违人伦的事。
面对杀害兄弟的李世民,李渊几乎只有一种选择:立对方为太子。打天下的目的是什么?家天下啊;但在眼前,就剩下这么一个已经成年、能够在自己百年之后掌控局面的儿子。就算自己干掉李世民(姑且不考虑是否可行),那皇位要便宜谁呢?
因此,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立即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立世民为皇太子。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这个时候起,实际上他已经表态要让李世民处理国政了,但毕竟还只是太子的名分,仍旧存在一定不确定的风险:父子间的信任危机。
即使根据现实需要,李渊接受了李世民担任接班人的现状,但手足相残、以武力逼宫的事实已经发生,父子俩已经回不到之前的状态了。纵使李渊将国事全权委托,但他毕竟还是皇帝;自古皇权大如天,李世民的权力也是来源于此,内心的不安可想而知;
退一步讲,假设父子俩相安无事,但李世民一天没成为皇帝,李渊的势力、原李建成/李元吉的旧部就会心怀幻想、心生杂念,那些帮助李世民夺权的文武们自然更是战战兢兢、如坐针毡,大唐朝廷将面临重重危机。
能否主动放弃,是李渊面临的一大考验,而随后他也证明了自己的格局。
至于有人认为李世民可能会杀害李渊,这属于无稽之谈。玄武门事变的本质,是兄弟夺取储君之位,这种案例,在过去屡见不鲜;即使李世民不杀李建成,对方也会除掉他,双方的道德高下并没有明显区别。这就是其后太子、齐王旧部顺其自然接受李世民统领的舆论与思想基础。
但李渊就不一样了。首先,李世民与父亲并不是竞争对手,双方不是敌人,何况太子的地位,说到底还是来源于皇帝的赋予;其次,在百善孝为先的华夏文化中,无论以任何理由,弑父都是不可接受的。李世民如果犯下昏招,无异于主动抹杀自己为大唐立下的战功,从一个避免“功高震主”受迫害者,变成一个纯粹的政治恶魔,给了政敌起兵做乱的口实。
因此,面对皇权的诱惑,李渊及时放弃、退居二线,体现了他识大体、重大局的成熟政治家素质。如果他坚持跟儿子博弈,那么后果只能两败俱伤,得利的只是朝廷内外隐藏的野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