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在唐朝政坛上,是如何获得兴风作浪的资本?
唐朝历史上有这样一场政变,是由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这场政变叫神龙政变。让人奇怪的是,这场政变虽然推翻了武则天的政治统治,但武氏家族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武三思作为武则天的侄儿不但逃过一劫,甚至还在此后数年间不仅干涉朝政、残害中兴功臣,淫乱后宫惑乱后宫的宠妃,行为甚是嚣张。
武三思,并州文水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周国公武士彟之孙,一代女皇武则天侄子。武家早年也是功勋之家,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掌权后的武则天开始大肆封赏武氏亲属,武家也由此走上了权贵官路。武三思这人机敏聪慧,性乖巧,又善于揣摩他人心思,所以很得武则天的喜爱和信任,也受到大力提拔。由右卫将军累进至兵部、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被封为梁王。
武三思为了保全自己,巩固武则天的权利,开始替武则天排除异己,他曾多次向武则天劝谏除掉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等唐宗室亲王并尽杀他们的党羽。武三思不光阿谀奉着承武则天,对她身边的面首薛怀义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都极力的拍着马屁,面对薛怀义,武三思和武承嗣“皆执僮仆之礼以事之”,“怀义欲乘马,承嗣、三思必为之执辔”。对张姓兄弟,又是“争执鞭辔,谓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后来武三思的权势与名望越来越大,他逐渐对皇位也有了心思,还暗中在武则天立嗣时派人煽风点火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
这场美梦被突如其来的变故给粉碎了。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欲立武三思为皇太子,在狄仁杰的劝解下武则天醒悟派人到房州迎接庐陵王李显。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二张,逼迫武则天退位,诛杀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扶李显登基,李唐复辟。
唐中宗李显继位之后,并没有对武三思等人大开杀戒,武三思不仅没有失势,反而更加得宠。将裹儿封号为安乐公主,不光如此,他还将亲弟弟李旦封为安国相王,命他参与政事。由于唐中宗懦弱无能,朝中大权掌握在皇后韦氏、婕妤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手里。武三思为了复辟武周,开始与韦氏和上官婉儿有私,他们的行为在宫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中宗却漠不关心,还把武三思引为知心,看作心腹。
他们三人在唐中宗面前不断搬弄是非,张柬之等5人便被夺爵、流放,最终除张柬之、崔玄暐病死在流放途中外,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均被武三思虐杀。
铲除张柬之后,武三思又准备除掉李旦和太平公主,唐中宗处于考虑没有听取他的建议,后来武三思便将目标转移到太子李重俊(唐中宗第三子,生母不详)身上。太子李重俊本来就对武三思极其不满,景龙元年,李重俊在大将军李多祚和右羽林将军李思冲等人的支持下,假传李显圣旨,冲入武三思的府第,武三思、武崇训等亲党被诛杀。
武三思死后,李显为他大肆追封,谥号为宣。唐睿宗继位之后,将武三思父子斫棺暴尸,夷其墓碑,死都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