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门小户的孩子娇生惯养,贾府的孩子却胡打海摔呢?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红楼梦》里,王熙凤要见秦钟,尤氏泼了她一盆冷水。尤氏说:“罢,罢!可以不必见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的惯了。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不被人笑话死了呢。”

尤氏说咱们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惯了”,而秦钟这个营缮郎的儿子则“斯斯文文的惯了”。

贾宝玉见了花袭人的穿红衣裳的两姨妹子,连连称赞,说她生得好,正配生在这侯门公府里。

袭人道:“她虽没这造化,倒也是娇生惯养的呢,我姨爹姨娘的宝贝。”

袭人的哥哥是小商人,她的两姨妹子自然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为什么小门小户的孩子“娇生惯养”、“斯斯文文”的,而像贾府这样侯门公府的孩子反而“胡打海摔”呢?

第一、侯门公府孩子“胡打海摔”,不过是大家妇人口吻,并非真的如此。

脂砚斋给出了答案:甲戌双行夹批:【卿家“胡打海摔”,不知谁家方珍怜珠惜?此极相矛盾却极入情,盖大家妇人口吻如此。】原来这是侯门公府媳妇的谦辞而已。

秦钟怎么也没有贾宝玉娇贵啊!

众所周知,贾宝玉哪里胡打海摔!宝玉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真正的娇生惯养。宝玉呼奴唤婢,在锦绣堆里长大。尤氏之所以如此说,不过是作为宁国府宗妇,对于亲家孩子的一种褒奖。

贾母在清虚观打醮的时候,小道士吓得乱跑,被王熙凤打一巴掌。贾母忙说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哪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

贾母说小门小户孩子娇生惯养,与尤氏说秦钟斯斯文文是一个道理,都是高高在上的贵妇怜悯寒门薄宦之子,和穷人家的孩子,不过是“大家妇人口吻”是谦逊之词罢了。

第二、小户人家的孩子腼腆,没见过世面,显得娇怯;大户人家的孩子见过大世面,落落大方。

贾蓉说的比较实在。贾蓉说:“他生得腼腆,没见过大阵仗儿,婶子见了,没的生气。”原来秦钟没见大阵仗,比较腼腆,不像宝玉见多识广的,与人见面落落大方。

秦钟一进来,果然“羞羞怯怯,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

小道士见了贾府这个阵仗,早吓得浑身乱战,六神无主。贾母问他话都回答不出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

小门小户人家的孩子,没见过世面,所以遇事的时候,比较紧张,手足无措,说好听点,就是娇生惯养的,可怜见的。

大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礼仪教育,见到的客人非官既贵。经常见到大阵仗,所以,他们遇事不慌张,不害怕,而是应对得体,落落大方,仿佛胡打海摔的。

第三、侯门公府的孩子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小户人家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在精神上是娇生惯养。

我们以为的娇生惯养,主要指锦衣玉食,宝马轻裘,骄童奢婢。其实,富裕的生活,不是娇生惯养。真正的娇生惯养,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贾府这样侯门公府的孩子,从小就被当成小大人,接受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吃饭喝茶,都有一套规矩,不能错了一点儿。侯门公府的孩子,没有精神自由,没有行动自由。贾母说,他们家的孩子如果不讲礼仪,就该打死!

小门小户人家的孩子,从小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他们在精神上比较自由,父母的管教不那么严格。孩子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的,感情比较深,孩子可以和父母撒娇。

侯门公府的孩子,从小由奶妈和丫头婆子照顾,父母很少亲手照顾他们。因此母子感情、父子感情没有小户人家的感情深。贾宝玉怕贾政怕得要死,哪里敢和父亲撒娇!

总之,不是小门小户家的孩子娇生惯养,而是小门小户家的母子、父子感情深。他们更心疼孩子,更容易溺爱孩子。

不是侯门公府的孩子胡打海摔,而是贵妇的谦虚说辞。侯门公府的孩子虽然锦衣玉食,有众多的丫头、婆子、奶妈陪着,但是,他们与父母的感情比较淡薄。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多的是礼仪,规矩,很少讲感情。父母很少溺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