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闻名的蒙古骑兵,面对明军和农民起义军时,却总是战败呢?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蒙古骑兵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蒙古骑兵世界闻名,蒙古人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这就是他们令人闻风丧胆的原因,他们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可是为什么面对明军和农民起义军时,却总是战败呢?
元朝的内部斗争
说起元朝的内部斗争,那可是相当激烈的,这与他们蒙古族传统的继位有关,好比蒙古部落早期实行的是部落民主推选,这种制度下容易造成“忽里台大会”被人操控,更容易形成拉帮结派,影响部落之间的相互争斗,甚至会引发民族内部自己人与自己人动手。
蒙古族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幼子继承家业,成吉思汗时期,虽然选定了窝阔台为下一任大汗,可是归大汗统领的中央万户却交给了幼子拖雷,这样的情况造成了拖雷与蒙哥之间的争权,在窝阔台死后,更是发生动乱。
元朝短短97年的王朝时间,就出现了11位皇帝,要知道明朝近300年的基业,才16位皇帝,元朝更换皇帝频率之多,也证明了蒙元统治的动荡,皇室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只要手中有兵权,谁都对皇位都有所窥视,争斗不仅仅在皇位之争,大臣们也是如此。
元朝末年,起义军四起,本应该趁着起义军还没有强大,围剿他们,可是朝中王保保与孛罗帖木儿却相互争权,大将王保保胜出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剿灭起义军,而是与关中军阀相互争斗,大打出手,甚至连皇命都不听从,给了起义军发展的时间,让起义军变得更加强大,最终元军不敌明军。
元朝的政策
说到元朝的政策有很多,在这里仅说两个,就是元朝的养马政策和等级制度。
寻拜征虏大将军,以遇春为副,帅步骑二十五万人,北取中原,太祖亲祃于龙江。——《明史·徐达传》
很多人纳闷,明军是南方部队,按理说以水军和步兵为主,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骑兵?其实这都是元朝的养马制度,元朝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知道战马的重要性,不在乎什么南方不宜养马之说,于是元朝在全国实行养马政策,按照元史记载
“蒙古军取民田牧,久不归”、“阔端赤牧养马驼,岁有常法,分布郡县,各有常数”。
元朝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皆有养马场,朱元璋的老家就有一座“淮西养马场”,而这个养马场就被朱元璋占领,军马皆被朱元璋装备到军队,从而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等级制度在元朝十分严重,“四等人制”就是元朝所建立的制度,元朝将国内人划分为四个群体,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蒙古人为第一等级;色目人为第二等级;汉人为第三等级;南人为第四等级,四个等级的政治待遇、官府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皆有不同。
举一例子,《元典章》中规定:蒙古人杀死汉人,只需仗刑五十七下,付给死者家属烧埋银子即可;汉人殴死蒙古人,则要处以死刑,并“断付正犯人家产,余人并征烧埋银”。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元朝统治者的这一行为也引起很多汉人和南人的不满,起义军推翻元朝的决心要远比元军要剿灭起义军的决心大,再加上蒙元时期的屠城政策,使得积怨已久的汉人,强烈的想要推翻元朝的统治。
元朝统治的腐朽
元朝的统治者,自从坐稳天下之后,从马背上到宫殿之上,一个比一个的群奢极欲,皇帝更是一个比一个的昏庸无道,仿佛除了享乐,没有其他烦心事,由于挥霍无度,致使国库也是入不敷出,为了弥补财政,统治者不是搜刮百姓,就是滥发纸币,到了元顺帝时期,货底已经大为贬值,物价居高不下,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天灾人祸,致使起义军四起。
下了马背的蒙古骑兵,经历两三代人的时间,早已经腐化,不复当年之勇,连农民起义军都打不过的,也就是元末最后期的王保保,竭尽全力才将蒙古骑兵恢复到元朝初期的战斗力,可是为时已晚。
明军的将帅和战术革新
相比元末的将领来说,元朝也就王保保是一个比较厉害的将帅,其他人远不及他,而明朝这边,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皆胜过王保保,王保保也曾败在这几人手下。
明军在对待蒙古骑兵时,也有自己的一套战术,在吸取蒙古骑兵的战术之后,更加注重对于火铳的使用,给了蒙古骑兵很大的打击,让蒙古骑兵见识到了火铳的强大。
还有就是明军将江南众多起义军消灭,已经锻炼出强大的部队,元军的疏于训练,双方对比,元军战败实属正常。
蒙元的骑兵确实厉害,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了一个过去式,这与清朝八旗的衰败,仿佛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