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是怎样的机构?为何最后会没落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待教育的态度也越发重视,加上很多高校的扩招,能上大学的学子也越来越多。要说起国内有名的大学,很多人会想到清华、北大之类,其实在古代也有类似的高等学府,而且单说地位,任何的高校都比不上,那就是“国子监”,那么国子监是怎样的机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国子监始于隋代,从元代迁都到现在,国子监矗立在北京的历史,已超过七百年。国子监的学生由地方学校举荐上来,然后全部参加一次入学考试,跟现在的高考类似,不过并不是所有成绩合格的都能进入国子监,年老残疾、相貌丑陋的考生即使考上也会被劝退的。

入学后,国子监的生活也没有大学那么舒服。首先在这里学生不能随意穿其他衣服,也不能在住处喝酒唱歌,不能擅自进学校的厨房,不准对学校的伙食说三道四,不准深更半夜的时候在学校里游荡,相比于现在的高校要严格很多。

国子监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也必须按时完成,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们的日常功课还有三样:练字、背书和写作,如果没有完成会遭到非常严厉的处罚。

明朝国子监第一任校长宋讷很得朱元璋赏识,因为他执行校规特别认真,可学生就惨了。许多违纪的学生遭到严厉的处罚,严重的还有被活活饿死的,一些不堪重负的甚至选择上吊自尽。有一个名叫赵麟的学生写大字报反对,结果事情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为了杀一儆百,赵麟被朱元璋处死,以儆效尤。

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这里自然也少不了考试,有考试自然也有作弊存在。有一部分国子监的学生就在绸衫上面写满了小字,多为四书五经,专门为考试定做。不过高大上的国子监在清朝末年却开始慢慢没落了,由于朝廷缺钱,俸禄不高的国子监的老师变成了卖官机构,可以说有钱就行。而随着科举的废除,国子监最终也消失在了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