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吴兆骞最伤感的词,纳兰容若读了都流泪

清初诗人吴兆骞[qiān],是个天才般的诗人,他九岁即能作《胆赋》,十岁写《京都赋》,见者称奇。但他性情傲岸,常常得罪人。

吴兆骞在私塾中读书时,看见别人将帽子放在桌上,便偷偷在里面撒尿,被发现后,老师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帽子戴在俗人的头上,还不如当我的尿壶。”老师叹道:“此子他日必盛名天下,但却会惹上祸事。”

果然,吴兆骞后来的命运被他的老师说中了。

顺治十四年(1657),二十七岁的吴兆骞参加乡试,中了举人,这本是好事,但是这场考试却曝出了行贿舞弊行为,将所有主考官处死,吴兆骞本没有舞弊,但顺治帝要求所有中举的人参加复试,复试不中者仍要处治。

第二年,吴兆骞进京参加复试,复试现场,有武士佩刀站立两旁。关于这场考试,有说吴兆骞因为惊惧未能完成答卷,有说吴兆骞负气交了白卷,总之,吴兆骞未能通过复试,于是被除名,打四十大板,没收家产户籍,全家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

清朝时期,宁古塔可是苦寒的边塞之地,被皇帝流放,吴兆骞可以说是有去无回了,他只能求助好友顾贞观,希望顾贞观能想办法把他救回来。

顾贞观比吴兆骞小六岁,他也是清初著名的诗人,跟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顾贞观非常重情,他向好友承诺,会想尽办法把好友救回来。

吴兆骞到宁古塔后,顾贞观便四处奔走,求人相助,但他人微言轻,始终未能救回吴兆骞。

康熙十五年(1676),顾贞观经人推荐,被内阁大学士明珠聘为塾师,教授纳兰容若。纳兰明珠是当朝权相,顾贞观看到了希望,他向纳兰容若请求相救吴兆骞。纳兰容若本来也是个重情义的人,但他并没有答应,因为吴兆骞是顺治帝亲自判罚流放的人,要想救回并不容易,而且纳兰容若与吴兆骞并无交情。

纳兰容若是顾贞观能接触到的最有权力的人了,因为,容若拒绝,让顾贞观心灰意冷,他感觉自己深负了好友吴兆骞的期待,恐怕再也救不回好友了。

这年冬天,顾贞观寓居千佛寺,天地间大雪纷飞,顾贞观想念起了远在宁古塔的好友吴兆弿,于是写下两首词,寄给吴兆骞。

金缕曲词二首寄吴汉槎(吴兆骞)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其一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其二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这两首词是以书信的形式来写,颇为别致,首问安,尾顿首,便是古人写信的格式。

第一首词说:吴兄现在是否平安,就算现在你能归来,但这十几年间的种种事迹,也让人不堪回首。你住在那遥远的宁古塔,来往的路人都是不相关的人,没有人能安慰一下你的内心,我知道你家里贫困,母亲已老,子女尚幼,一定过得很艰难。你我离别这么多年,我已经记不清当初我们一起欢聚畅饮的情形了。人世间魑魅搏人的事已经司空见惯,正直的人总是输在那些翻云覆雨的小人手中。我们与这个如冰雪般寒冷的世道,已经周旋太久了。

我希望你不要太过伤心,人世间,有几家能像你那样——妻子不畏苦寒,远赴天涯与你一同生活,骨肉团聚。比起那些红颜薄命的人,你还能夫妻偕手,一起生活。只是那边塞的生活条件艰难,让人难以忍受。二十年了,我一直像申包胥一样记得我对你的承诺,我一定像燕丹盼归使乌头白马生角那样,把你营救回来。我写这封书札给你,你一定要好好保存。

第二首词说:我也飘零浪荡了许久,中举十年来,一直找不了营救你的门路,辜负了你的深厚恩情,未能报答你这个生死之交的师友。想当初,你我齐名文坛,并非名不副实,你流放之后,我就像杜甫一样消瘦,一直以来,我都像杜甫思念流放夜郎的李白一样思念你。现在,我的妻子命薄,已经逝世,而你这个人生知己,又远别天涯,试问人生到了这个地步,算不算凄凉呢?我的内心有千愁万恨,现在都说给你听。

兄生于辛未年我生于丁丑年,但是现在,你我都像受到了冰雪摧折而早早衰败的蒲柳。从今以后,那些伤心的诗赋我们要少写一些了,留取一点心魂彼此守候。只愿你我高寿,能等到黄河水变清的那一天,那时归来,你再整理你的那些你在边塞写的诗作,料理一下人生虚名,以传后事。你我之间的言语,总是说不尽的,弟在这里叩首了。

顾贞观的这两首词,写得凄凉至极,而在凄凉的文字背后,又有着两人深挚的友情。纳兰容若读到这两首词后,感动得禁不住流泪,他当即向顾贞观担保营救吴兆骞。

要救吴兆骞,当然得纳兰明珠出面。于是纳兰容若带着顾贞观去找他爹,明珠正在宴客,他举了满满一大碗酒,对顾贞观说:“要救吴兆骞,你先喝了这碗酒。”顾贞观并不善饮,但他毅然一饮而尽。明珠笑说:“我开玩笑的,你不喝,难道我就不救了吴兆骞了吗?

顾贞观见救友有望,不禁激动而感激,竟跪了下来,当时在场的高士奇,当场挥笔写下了”顾梁汾(贞观)为吴汉槎(兆骞)屈膝处“十个大字,悬挂在明珠宴客的“群芳阁”壁上作为纪念。

后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纳兰又联络徐乾学、徐元文以及文华殿大学士宋德宜等人,以两千金和认修内务府工程的名义为吴兆骞赎罪,终于成功。康熙二十年(1681)11月底,吴兆骞终于回到北京。

吴兆寒回到北京后,加为顾贞观这层关系,纳兰容若聘他为家教教自己的弟弟。可是经历了那么多痛苦,吴兆骞一度性情大变,甚至与顾贞观产生了矛盾,纳兰容若便将他带到自己的书房,一进书房,吴兆骞便看到了"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这一幅字,不禁大为震动,声泪俱下。

我们常说,仗义每出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似乎读书人总不那么可靠,在今天,文人这一称呼甚至略带贬义。但顾贞观与吴兆骞的故事告诉我们,文人之间,也有感天动地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