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10万大军能攻破5000守城士兵吗

古代5000人守城,10万大军一天内能否破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个问题牵扯到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城池所处的险要程度,城墙的厚度,城墙的高度,城池的大小,城池内的后勤保障状况,攻守双方的装备情况,指挥官的水平等都会影响到这场战争的后续发展。

《孙子兵法》有句话:

“故用兵之法,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能避之。”

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下,如果己方的兵力是敌方的十倍,可以对敌人进行围困;如果己方的兵力是敌方的5倍 可以直接正面进攻;如果己方的兵力是敌方的2倍,那就可以对敌人逐个击破,如果敌我双方兵力相当,也可以想办法战胜他们,如果比敌人兵力少,那就避开。

在冷兵器时代,按照孙子兵法,以优势兵力战胜敌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实际上,影响战争的因素很多,首先一个就是信息的传达。

冷兵器时代信息传递全靠人工传递,效率很低,很容易就出错了。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史上,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大程度上就因为人数占优的一方反而因为信息传递不畅通,从而造成了惨败。正所谓“人数多一倍,战力少一半”,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以十万人马攻击一座五千人守卫的城池,理论上来说完全是有希望攻下的。但是,如果把时间限定在1天,这个难度就有点大了。凭借着护城河和城墙的保护,守城一方还是可以坚持1天的。

不要看攻城一方有10万人马,但是正在能攻击到城池未必能有那么多,如果守城一方后勤保障完备的话,可以让攻城一方付出惨重的代价。

攻城和野战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攻城,不是直接哇哇大叫着冲过去就可以的,第一关就得渡过护城河才行,在穿越护城河这一阶段,攻城方的防御是相当薄弱的,守城一方居高临下,万箭齐发,攻城者损失惨重。穿越护城河之后,面对的高大的出城墙,要么攻破城墙,要么爬上城墙,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会面对守城一方猛烈的打击。

所以说,在没有火药的年代,想要攻破一座城池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襄阳之战,蒙古人集结了数量庞大的兵力围攻襄阳城,发动了数百次的进攻。在蒙古人狂风暴雨的攻击下,城内的南宋守军坚持了38年之久。

睢阳之战,唐军守将张巡以7000兵力,面对安史叛军18万人马的围困,硬生生的坚持了大半年,还造成了安史叛军12万人马的伤亡。

昆阳之战,这个就更加神奇了。刘秀以不到2万的昆阳守军,面对王莽40余万大军的进攻,不仅奇迹般地守住了城墙,还乘机发动了反攻,取得了胜利。

种种案例表明,攻城难度还是很大的,如果守城的将领不是草包,即便是优势兵力想要在一日之内攻破一座城池,绝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