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后人对他的评价又是什么样的
真实的李治,有多恐怖?武则天的上位掌权,都在他的计划之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离世,太子李治继承了唐朝的皇位。
李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在当皇帝的三十四年里,他的政绩可以说是非常值得赞许。但奇怪的是,在后人的眼中,李治的声望,总是比不上前面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后面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历史上和李治类似的皇帝还有清朝的雍正,雍正同样夹在康熙和乾隆之间,默默无闻的过了几百年。直到世纪之初的一部电视剧才在民间重新翻红。
那么,唐高宗李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后人又对他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呢?
唐高宗李治的上位与统治前期
和李世民一样,李治也没有皇长子的身份光环。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皇帝的位置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李治的。
有意思的是,唐朝的前几任皇帝继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踩着兄长的肩膀登上皇位。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干掉了李建成,成为了唐朝皇帝。而李治的上位,同样是跨过两位兄长而得来的。
不同的是,李治并没有和兄长兵戎相见。他的皇兄李承乾和李泰,都是由李世民亲手处置掉的。在李承乾和李泰失势之后,李世民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把以孝顺著称的李治,扶上了太子的宝座。
李治平平稳稳的度过了皇储阶段,最终顺利上位,成为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和历史上的很多新继位的皇帝类似,父皇李世民为李治指定了辅政大臣,其中包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这老二位在李世民时代,都是位高权重,显赫一时的名臣。在李治上位之初的一段时间里,两位大臣帮助李治实行了很多治国安邦的良策,使得李治顺利度过了当皇帝的最初阶段。
李治上位初期,他的皇位并不稳固,觊觎皇位的人还是有很多。在他上位的第四年,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等人谋反,想要拥戴荆州王李元景——李治的六叔——当皇帝。
李治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帮助下,果断地平定了叛乱。作乱的首恶都被处死。李治做皇帝的重大威胁,至此基本上被铲除掉。
稳固了皇权之后,李治开始筹划从辅政大臣手里夺回全部的权力。他和长孙无忌、褚遂良之间的矛盾逐渐的凸显出来。
李治需要独立掌权,排除一切干扰;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仗着老资格,大功劳,对李治的治国政策进行了诸多干涉。
李治绝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他利用武则天作为抓手,以册封皇后为由,成功的摆脱了辅政大臣的掣肘。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均被贬官,不久后,又相继离世。
在走出了辅政大臣的阴影后,李治终于成为了一个完全控制权力的皇帝。
之后的十几年中,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他在帝国的统治地位了。
天皇天后共治天下的统治后期
有人说武则天因为具备高超的政治智慧,才如愿地当上了帝国的皇后,成为六宫之主。实则不然,武则天的上位,是在李治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实现的。
李治之所以支持武则天上位,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前文说过,李治不希望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代表的关西老臣集团,对他执政产生太多的影响,这才是武则天能够当上皇后的本因。
李治通过立后武则天,打掉了关西老臣集团对他的掣肘,不仅仅是因为老臣势大。从历史的角度看,李治这一时期的很多举动,都是为了打破自汉朝以来,士族大家对政治的深刻影响。
另外一个证据在于,李治主政期间大力倡导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而不是通过家庭出身,世袭垄断来维系朝堂官场。
李治之后,士族大家对于政治中枢的影响已经明显弱化了。
李治本可以有更大的作为,但是和他的父皇一样,李治也有头晕目眩的疾病。
公元660年,李治的病症愈加严重,有时候甚至已经看不见东西。正常处理朝政,对于李治而言,已经是一个困难的事情。
就在这一时期,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心机逐渐上位,慢慢地从李治手中获得了一部分统治权力。
武则天建议李治改用天皇的称号,自己则称天后。天皇天后并称二圣,共同临朝。这也为武则天后来成为女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李治把所有的权力都移交给了武则天,自己昏昏碌碌的去度过后半生。
二圣临朝的期间,李治仍然掌握着实际的权力。
对于武则天的支持者,李治先后进行了打压;而对武则天的政敌,李治则排除武则天的干扰加以重用。李治这样做,就是为了制衡武则天,防止皇权旁落。
对于武则天的政治野心,李治不是不清楚。但是,李治在选择皇储的时候,遇到了跟李世民一样的问题。
李治的几个儿子,都有当皇帝的才能,让他很难做出果断的选择。李治众多儿子里,出现了两个实任皇帝,一个追认皇帝,还有一个被废掉,后又被平反的太子。李治这个老爸,历史上也够少见的了。
李治执政的最后几年,因为严重的疾病,已经无力再去压制武则天了。公元680年,他最喜爱的太子李弘,被武则天废除。对此,李治也无可奈何。
公元683年,李治自知大限将至,官宣时任太子李显暂代国政。同年底,李治因病离世,李显登基。
不久,李显就被升级为太后的武则天废黜。武则天统治的时代也就此拉开序幕。
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和后世评价
李治的庙号是高宗,高宗在谥法上,属于守成令主的美号,是一个非常高的赞誉。历史上有名的高宗,还有赵构和乾隆。所以,你看,从庙号上来看,李治就不是个一般的皇帝。
在文治上,李治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了几百年以来士族地主势力对朝堂官员的垄断地位,让更多庶族出身的人可以进入官场序列。
李治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在继位后的几年间,帝国境内可以统计的人口数量就有了可观的增加。
他还是一位勤勉的皇帝。继任以后,李治把唐太宗时期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在国事上,极尽努力。
唐高宗时期,社会氛围非常稳定。
有一次,大理寺卿向李治报告,在当时的监狱中,在押犯人只有五十多个,而其中只有两个人是判了死刑的。这一点,连他的父皇唐太宗都比不过他。
在武功上,李治同样不次于他的父皇。李治首先平定了漠北的异族威胁,又在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上接连用兵。
西北方向上,大将苏定方平定了西突厥,建立了安西都护府。
东北方向上,老将李绩——就是徐茂公——领兵灭掉了高句丽和百济,平定了朝鲜半岛,建立了安东都护府。
刘仁轨还在白江口击败了倭国的军队。这应该是有史料记载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
在李治的统治时期,唐朝的版图达到了鼎盛。唐高宗的所作所为,没有让他的父皇李世民失望。
但是,即使坐拥这样赫赫的文治武功,唐高宗在历史上的评价却不是很高,后人对他的认知多以昏庸为主。
在《新唐书》中,甚至说李治“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在史书作者眼中,高宗李治简直成为唐朝最后覆灭的始作俑者。
相反,现代人对于李治的评价就客观得多了。
吕思勉认为,高宗虽然柔懦,但还是能够遵守太宗留下的制度。唐高宗的政治成就,是可以和李世民相媲美的。
国外对于唐高宗的评价,明显比国内要高得多。
《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李治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皇帝。对他的评价,不能够仅仅依照他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对比这一个事件来进行,而应该客观地以他的成绩作为标准。
在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西域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都知道在天可汗李世民后,唐帝国又出现了一个有为的皇帝,打败了横扫欧洲的西突厥。
古代现代,国内国外,对唐高宗的评价存在如此差异,也说明了唐高宗李治并不是一个平平庸庸,浑浑噩噩的人。他的一生,可以让人评说的事迹实在是太多了。
结语
爱新觉罗·胤禛凭借《雍正王朝》迅速蹿红,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不断地成为各种电视剧,网络小说的主角。
同样夹在两位著名人物当中的李治,却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还没有一部有影响的电视剧或者网络小说是以李治为主角的。
李治在传媒上出现,多是作为武则天、李世民,甚至是薛仁贵,薛丁山等的陪衬。
对于一代英主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其实要论李治的功绩,他绝对不是一个平庸之主,在传媒领域上也不应该落得如今这样的待遇。问题的关键可能就在于他的皇后武则天。
在唐高宗李治执政到现在的一千多年中,武则天并不为世间的主流舆论认可。可能也是因为这样,后人就把李治当成了一个无能的,怕老婆的皇帝。李治这样看起来不够伟光正的角色,于是就不能做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