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作为五谷之一却渐渐从大家视野中淡出,这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五谷杂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我们说一个人长期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时要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安慰生病的人则会说“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五谷文化早已融入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普通又不凡,看起来似乎很日常,但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之起源。五谷孕育了人类十多万年,人类学会了培育它们,成功活下去之后才诞生了文明、艺术等一切辉煌的东西,时至今日五谷也是平凡的却依然关键的东西。不过其中黍作为五谷之一却渐渐从大家视野中淡出,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五谷这个概念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天官·疾医》中就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这样的记载。大家认知中的五谷就是五种粮食作物,但实际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划分,这种方法将“五谷”划分为“天谷”、“地谷”、“悬谷”、“风谷”、“水谷”的。天、地、悬、风、水这五种所代表“五谷”还并不一定都是粮食,甚至包括菱角。莲藕这种并不算主粮的作物。
而大家熟知作为具体五种粮食代称的“五谷”概念也有两种,第一种一种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即水稻、黄米、粟、小麦和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黍、稷、麦、菽,相比之下多了麻子少了水稻。两种说法都是成立的,因为它们都确实在一段时期内是我国人民餐桌上最重要的主粮。
不过仔细考究就可以发现,第二种说法应当是早于第一种的,因为水稻在古代是属于南方的粮食作物,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显然没有那么早就将其变为主粮。不过不难发现,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黍都是必在其列的,那为什么曾经不可或缺的黍,现在却退出了大众视野呢?
首先就是产量问题,在过去黍是再好不过的作物。在秦汉之前,中华文明一直是在北方黄河流域发展,气候比较干旱,南方此时还属于边远地区,还远没有开垦到与北方同一水平的程度。而黍不但非常耐旱,而且成熟期短,在农业水平还不怎么发达,粮食还不怎么充盈的当时,黍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诗经》中的名句“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就是很好的证明。但随着农业技术发展,南方地区开发,黍渐渐就不够看了。据记载,黍在历史上每亩地产量仅为两百斤左右,即便是现在改良后的黍,每亩地产量为最多也超不过四百斤,而此时小麦的产量是它的两倍还不止。所以显而易见,人们会选择其他更好的作物,黍就被淘汰了。
其二就是在之前,其他谷物既不容易收割,也不容易贮藏。拿小麦举例吧,我们都知道小麦熟得快枯得也快,而且成熟收割是在夏季,此时天气变化无常,不是烈日当头就是突然间暴雨倾盆,所以老话说收麦如救火,人们需要争分夺秒抢收,不然一年辛苦就白费了。
小麦储藏难度也不小,只要加工不及时,很容易就会受潮,之后就彻底成为各种虫子的温床,这还怎么吃?所以甚至到了唐朝前期,小麦也依然无法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不论是官方收粮、屯粮,还是普通百姓家中自备,大多还是选用黍或者是稷。
不过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各种农业用具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唐代就出现了长镰刀麦钐,收割效率瞬间提升不少,到了宋元年间又出现了新型麦绰、麦笼等,小麦的收割渐渐不是什么难题。
收割问题解决了贮藏也找到了好方法,水磨、石磨等工具先后出现并普及,小麦从容易腐烂的颗粒能很快变成可长期储藏的面粉。另外各种防虫药也逐渐广泛应用,不同地区也按规律研究出来合适暴晒的日子,发霉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收割方便,不易发霉,人们敢放心大胆的种植而没有后顾之忧。此后小麦种植遍地开花,不仅是北方,连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布满瘴气的广东也丰收了,如此一来,小麦很快就成为中国的主粮。据《天工开物》记载,当时百姓的饮食已然“小麦居半”。小麦如此,就更不要说水稻了,“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就可见一斑。所以说黍的地位渐渐走低直至消失,是历史的必然。
从古至今,人们对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黍显然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所以从餐桌上渐渐消失。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却是谁也替代不了的,《诗经》名篇《黍离》就是最好的证明,黍不仅仅是填饱人们肚子的粮食,而是包含着家国情怀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