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诗歌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剪影,也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幅画卷。无论是朗朗上口的韵律,还是丰富饱满的情感,亦或是深刻入微的哲理,都使得诗歌经久不衰。以哲理诗为例,不仅揭示了广阔的生活规律和普遍的人生体验,还含有理性与哲学的思考。而通过对哲理诗的解读,往往能进一步提升人生体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诸如这类含有哲理的名篇佳句,在诗歌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便是其中一首名篇。顾名思义,它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一首唱酬之作,其主要内容旨在表达一种正确的老年观。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与此同时,刘禹锡的至交白居易却已经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三年之久。由于两人均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加上年岁已高,又同患有足疾、眼疾,自然少不了写诗抒怀。只不过白居易对自己的衰老、病痛,始终抱有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

如白居易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一诗中,就表现出了对衰老、病痛的消极悲观情绪:“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而《酬乐天咏老见示》便是刘禹锡对白居易《咏老赠梦得》的一首答诗。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首先,《酬乐天咏老见示》的前六句可以看成是一部分,它主要是承接了白居易原诗的内容,对白居易关于“老”的看法表示了认同。即世上的人又有谁能不顾虑衰老,毕竟老了很可能就没有人怜惜。因为衰老,我日渐消瘦腰带频频紧缩,头发稀疏帽子也戴不正。书籍也早已经废置不看,这是为了保护眼睛,常常采用艾灸,这是为了延年益寿。

从第一部分来看,刘禹锡认同了白居易对于人到老年,就会有消瘦、发稀、视弱、多病等不利因素的看法。其实正如刘禹锡开篇所说“人谁不顾老”,古今中外,又有谁不顾虑年老呢?不说白居易和刘禹锡当时已经六十四岁,现在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顾虑年老了,然后便开始注重各种养生。当然这是一种人生体验,没有对错。

然后,“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四句则可以看作是第二部分,它主要是刘禹锡从另一角度谈了自己对“老”的看法。即人老固然有很多不利因素,但是也有很多有利之处。人老了,经历的事就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就多了,遇到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为丰富。仔细一想,这是一件幸事啊,所以应改变对衰老的顾虑,便能心情畅快起来。

其实这部分的内容,就是刘禹锡在劝慰白居易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的话,便可以做到翛然自乐。从这点来看,与白居易对衰老、病痛的消极悲观不同,刘禹锡更多的是一种豁达乐观的积极情绪。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样。所以他能正确地对待衰老、病痛。

最后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便是诗的第三部分,即刘禹锡说出了自己的一种老年观。即不要看太阳到达桑榆之间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它所发出的霞光余晖照样可以映红满天。很显然,它也是诗人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至于其诗意,则颇似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

综观刘禹锡这首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尤为精辟,且具有说服力量,所以这两句诗历来又被当作警策之语为人所称道,即使在千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有很多人用来自勉自励。而作为读者来说,刘禹锡含有哲理的这首诗,显然可以不会背,但意思得知道,是值得铭记在心的一首佳作。你是怎么看待衰老和病痛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