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因为字“潦草”被称圣,“草圣”张旭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书法家张旭生活在中唐时期,史称“草圣”。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他的作品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唐文宗曾正式下诏全国,把“李白的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御封为“唐代三绝”;当代艺术大家熊秉明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中指出:“张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他创造的狂草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限,若更自由,文字将不可辨读,书法也就成了抽象点泼的绘画了。”

“草圣”张旭

张旭学书法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的母亲陆氏是初唐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也是书法宗师虞世南的外孙女。在这样的书法世家中,张旭耳濡目染,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书法基础。他长大入仕后,先干的常熟尉,后来慢慢升迁当了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张旭官声应该是不错,加上他书法上的盛名,江苏常熟现在还保留着一条“醉尉街”来纪念他。

张旭挥毫

张旭是一个性情中人,为人洒脱豪放,不拘小节,又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是好哥们。哥仨都酷爱喝酒,喝完都有故事,所以被杜甫一起列入了“饮中八仙”。张旭常常喝得大醉,然后不停地喊叫暴走,情绪酝酿差不多了,就开始落笔写字。写到兴劲处,他甚至拿着头发蘸墨书写,跟今天的有些“行为艺术”差不多,所以人家送了他一个“张颠”的雅号。后来书法家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笔法,也以草书闻名,两人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用头发蘸墨书写

张旭看着狂放不羁、颠三倒四,实际上是一个很细心、很注意观察的人。他很善于从万物形态和声响中受到启发,巧妙融铸于自己的书法技艺中。相传他看到公主与担夫争道,看到公孙大娘舞剑,听到鼓乐之声,都能从中悟到书法运笔之妙,进而领略到草书之魂。张旭虽以草书闻名,但他的楷书同样造诣精深,字字有法,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

张旭是个热心肠的人。他上任常熟尉十多天,就有一位老人过来告状,张旭在状纸上批来判去了好几次。可每次过不了几天,老人又来上状子,张旭有些恼火。老人赶忙道出实情,原来是因为喜欢他在状纸上批的字,才反复前来告状的。张旭一听怒气顿消,还和老人成了书友。张旭有个邻居,家境比较贫困,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热心肠的张旭迅速回了封信说:“你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这位邻居拿着他的信上街售卖,很快被人高价买走。

张旭是一位热心肠的好人,更是一位至情至性的艺术家,点画勾撇捺之间蕴含其满腔情感,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创造出的狂草书体刚柔相济,变幻莫测,神采飘逸,有着飞檐走壁之险和惊世骇俗之美。他的《肚痛帖》《千字文》《尚书省郎官石柱记序》等草书作品极为后人所珍爱,是中华书法艺术宝库里的绮丽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