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话
帅气逼人、才华横溢的救国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他在南宋末年的乱世之秋,散尽家财,用尽心智,倾力辅佐奄奄一息的南宋朝廷,一心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虽未成功,但他的忠君报国情怀,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高尚气节,却在历史上了留下了璀璨的一笔,一直受到后世人的敬仰和追念。
南宋名臣文天祥
大才子文天祥。文天祥出生在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此地文化底蕴深厚,英才辈出,从唐宋到明清,吉安出了近3000名进士,数量全国第一,高中状元16人,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他中状元的时候只有21岁,堪称人才中的人才、拔尖中的拔尖。看看《范进中举》的故事,我们就会明白古时候科举考试是件多么难的事,多少人皓首穷经才是个老童生,四五十岁能考中进士,就是祖上烧高香的大喜事,所以文天祥实在不简单。
宋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是殿试,由皇帝在大殿之上亲自组织考试。当时宋理宗在位,文天祥在答对论策(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国策建议)时,以法天不息(变革衰败的“祖宗之法”,强国富民)为题议论时政国策,不打草稿,挥挥洒洒写就了一万多字的《御试策—道》,切中时弊,建议中肯,可谓字字珠玑,宋理宗亲自点他为第一名。
《御试策—道》是一篇哲学论文,反映了文天祥深邃的政治和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他感怀时事,抒发豪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除了《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外,还有《集杜诗》200首以及《十八拍》和少量的词作,这是文天祥最有价值的文学创作,称之为史诗。其中,一首《过零丁洋》传颂千古,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体现。
大帅哥文天祥。在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正史中,很少会特意去描述一个人的相貌,即使有也是惜字如金。比如对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潘安(本名潘岳),正史《晋书•潘岳传》中是这样记述的:“岳,美姿容”,只有区区四个字。但对于文天祥,《宋史》却用了十七个字的超高待遇,来描写他的相貌风采——“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
“体貌丰伟”,是说文天祥个子高大、体格魁梧,让人看起来很有玉树临风、器宇轩昂的感觉;“美皙如玉”,是说文天祥皮肤很好,细腻白皙,富有光泽,如同耀眼的美玉一般;“秀眉而长目”,是说文天祥的眉毛修长英挺,眼睛细长有神;“顾盼烨然”,是对上述描述的集成评价,意思是文天祥环顾四周时,目光明亮璀璨,整个人气质非凡、帅气逼人。这样的文天祥要是放到现在,肯定会有海量的女性铁粉。
大义士文天祥。文天祥身上始终有一种舍己报国、舍己为民的自我牺牲精神,他不畏权势,直言弹劾权宦董宋臣、权相贾似道,贬斥邪恶,弘扬正义公理;在京城面对元军凶猛进攻、朝廷大臣纷纷逃亡的危急时刻,文天祥不退反进,散尽家财,招募了数万人的勤王义军,勇敢地向京城进发;他率部与元军交战虽屡战屡败,但不畏强敌、抗击侵略的决心从未动摇;他在不幸被元军俘虏,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劝降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气节,誓死不降,最后从容就义,终年47岁。元军曾让他给南宋崖山守军主将张世杰写劝降书,他提笔写出了激荡人心的英雄史诗《过零丁洋》,元军将领张弘范也为之感动而收藏。
威武不屈的文天祥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和人格魅力感动了许多人,他被俘坐牢时,竟有人愿意一直陪着他,精心照顾他,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这个人叫张千载,跟文天祥是同乡好友,但科举不顺,蛰居在家,是个地道的小人物。当他听说文天祥被俘、将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时,立即变卖家产,等文天祥一行路过他的家乡时,就赶过去上下打点,请求跟着文天祥一起去大都,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元朝押送官员很敬仰文天祥的为人,就答应了。
一路上,张千载精心服侍文天祥,给他喂饭,帮他洗漱,像一个忠心的仆人。到了大都后,张千载在关押文天祥的牢房附近找了间屋住下来,每天准时去给文天祥送饭,料理一下生活,还把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些诗文偷偷带出来,其中就包括那首在后世广为流传的《正气歌》。张千载就这样不辞辛苦、尽心尽力地照顾了文天祥三年之久,直到文天祥从容就义。张千载又费尽心思,多方打点关系,把文天祥的尸体运了出来,还把在俘虏营中自杀殉夫的文夫人欧阳氏的尸体也找了回来,火化后将二人的骨灰带回了老家。
文天祥是一位大才子、大帅哥、大义士,合起来就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大英雄。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在二十四史大字版的空白处写下如此批语:“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他很喜欢文天祥的诗作《过零丁洋》,曾亲自手书,聊以慰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