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上由儒家转变成道家,马致远经历了怎样的政治环境?

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马致远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从广义上说,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元代的马致远在杂剧和散曲这两个领域都取得了斐然成就,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杂剧)四大家,而且散曲创作独步天下,文艺理论家梁乙真称他“不仅是元散曲第一,也是散曲史上坐第一把交椅的。”

马致远

马致远作为元曲四大家,在后世名声很显,但在元代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里,他作为创作杂剧的一介文人,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人为他著书立传,导致他的生平资料极少且不可考,只能从一些零散的史料和诗文词句中,推断他的过往经历。他大体生活在元世祖至元仁宗执政期间,元仁宗1313年恢复科考的时候,他已经是60多岁的老翁,还写诗表达了对元仁宗的感激之情。

马致远是大都(今北京,存疑有争议)人,生活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士族之家,年幼起刻苦读书,长大后热衷功名。无奈当时科举制度还没有恢复,他的一身学问难以施展,只能像唐朝李白一样,靠向权贵献诗来扬名立万,谋取入仕机会。他的运气不错,元世祖忽必烈的儿子、太子真金很欣赏他的才华,举荐他做了官。但后来真金太子不幸早亡,马致远失去了依靠,就离京到江浙一带为官,仕途上平平淡淡。晚年在杭州过起了“三顷田,五亩宅”的隐居生活,潜心治学创作,收获颇丰。

马致远和元朝时的不少文人一样,思想上经历了一个由儒到道的转变,年轻时意气风发,渴求一番作为,在经历了黑暗政治环境下的诸多波折之后,看破红尘,转而向“道”,萌生归隐避世思想。正如他在词曲中写的“争名利,夺富贵,都是痴”“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西村最好幽栖”。这一思想,也表现在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创作上,呈现出思想深邃、技巧高超、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马致远晚年对升仙得道产生了浓厚兴趣,皈依了全真教,并由此创作了许多神仙道剧,也算是杂剧中的一朵奇葩。马致远创作的杂剧有15种,其中最有名的是《汉宫秋》,描写了汉朝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这部剧在传说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许多虚构的情节,成了假借一定历史背景而着力表达作者主观思想的宫廷爱情悲剧,语言清丽流畅,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并称为元杂剧四大悲剧。

如果说马致远的杂剧创作较之关汉卿、王实甫等人,艺术成或许略有不及,那么他的散曲创作却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其散曲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擅长心理刻画,善用修辞手法,语言精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他最出名的代表作就是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虽说化用了董曲等人的一些词句,但化用巧妙,推陈出新,意境丛生,准确地传达出旅人迷茫凄苦的心境,堪称元代散曲之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