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采薇”是什么意思?“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历史典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前言

伯夷和叔齐在我国历史中是两个颇为特殊的人物,他们“宁死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这种行为在我们当前看来很难理解,甚至觉得有些愚蠢。但他们这种行为,对数千年的儒家却影响至深,它不仅寄托了儒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精神,更是一种不屈的民族气节。

作为文化符号,“首阳采薇”的精神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骨髓。正是因为他们的影响,中华民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从苏武到文天祥再到于谦、史可法等等,都是这种精神的时代反应。

一、“孤竹国”与“兄弟让国”的典故。

如果不是伯夷、叔齐这两个传奇人物,恐怕我们都不会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经存在“孤竹国”这么个地方,既然我们的主角是孤竹国人,那我们很有必要把“孤竹国”的历史搞清楚。

关于孤竹国的来历与兄弟让国的典故

关于“孤竹”的名字,我们在殷墟甲骨文和商朝金文都可以见到其记载,在今天的河北卢龙、迁安和辽西出土的商朝青铜器中,也曾有“孤竹”的铭文。据史料记载推测得出,孤竹国应该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个位于商朝边境的小国,其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西边与燕国接壤,南边则是齐国。

对于“孤竹国”国名的解释,国内学者有几种解释:一是“孤竹”也通“觚竹”,“觚”是青铜酒器,“竹”是用以记事的竹简,“孤竹国”这个国名反应了这个诸侯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根据颜师古注解的《急就篇》中“觚者,学术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得以推测出“觚”与“竹”皆是书写用具。三是北方很少产竹,“孤竹”之意代表竹子稀少的地方。第四也有学者认为,“孤竹”代表男性的根,是一种原始的生殖崇拜,也是氏族图腾。而“孤竹国”的建国时间,应该是商汤十八年,约公元前1600年。

而“孤竹国”的灭亡也有几种说法:一、根据《春秋》和《国语》所记,山戎侵燕,燕国求助于当时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发兵救燕,“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意思是说大约齐桓公二十二年,孤竹国被齐国所灭。二、根据《管子》记载,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又“北举事于孤竹、离支”,彻底征服了孤竹国,孤竹国纳入燕国疆土,孤竹人则融入山戎和燕人之中。三、根据《卢龙县志》所记载,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灭肥国,肥子奔燕,燕国将其安置于孤竹地,建肥子国,此后史料中再无孤竹国之名。

大致来说,孤竹国应该始建于夏朝末年,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建国到灭亡一共940多年,是血统很纯正的古诸侯国,这个古国正是孕育出伯夷和叔齐两个贤人而闻名于后世,那么伯夷、叔齐与孤竹国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伯夷、叔齐“兄弟让国”成千古美谈。

相传伯夷与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伯夷具体情况不得考,叔齐名致,字公达,谥齐,后人称之为叔齐,是孤竹国三王子,他被孤竹国国君立为继承人。国君死后,叔齐坚决遵循古礼要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为国君是父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便从国都逃跑了。而叔齐认为废长立幼不合礼制,再加上自身恬淡的性子不适合当国君,所以也逃离了国都,后来他们二人结伴而行,隐居在渤海之滨,等待清平之世的到来,孤竹国的百姓无奈之下,只好拥立了二王子继承了王位。他们兄弟二人以国家想让,体现的更是一种天下为公的精神。

历史上,父子相残、兄弟阋于墙的悲剧比比皆是,主要就是为了争权夺利,所以见怪不怪。而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互相退让不愿当国君,出乎常理,所以显得格外传奇。他们之所以互相退让,一来都遵循着内心的礼教坚守,二来也对当时商纣王的暴政表达不满,所以并不愿意与之合作,于是宁可放弃王位隐居山野。

后来他们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也是天下闻名的仁义之君,于是他们长途跋涉前往周国的丰邑,当他们到丰邑时,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武王听闻二位贤人从孤竹国远道而来,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并对其妥为安置。

二、叩见武王,“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在伯夷叔齐投奔周文王时,念着周文王是当时大贤,虽“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虽然实力庞大,但对当时天下共主商朝中央还是服从的,所以伯夷、叔齐二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德,这也正是他们投奔文王的主要原因,然而周武王即位后,周国对殷商的态度慢慢发生了转变。

有一天,伯夷、叔齐遇到了武王伐纣的大军,他们二人以老弱残躯勇敢地把大军拦了下来,他们对着武王说: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武王麾下大将群情激愤,听了两个老头不合时宜的话,就准备要杀了他们二人,太公姜子牙及时阻止了将军们,他对将军士兵们说:“这两个人都是仁义之贤者,不要为难他们。”不久后,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商纣王败亡,周朝遂立。

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没有起到作用,商朝灭亡后,周朝新立,新的时代从此开始,一批批新贵族到各地建立了自己的封国,原来商朝百姓被当做“顽民”强制发配到新的地方居住。

在周国丰邑居住的伯夷和叔齐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居住了,他们认为周武王暴力夺权,是属于非正义的,自己兄弟二人既是商民更是商臣,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背叛故国,于是他们再次结伴逃离了丰邑,渡过黄河来到首阳山隐居起来,他们甚至为了表达自己的气节,连周朝官员送来的粮食都不吃,只以山上的野菜为食,这就是著名的“采薇而食”。

有一天山中一名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米,但是你们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妇人的话提醒了他们,这个天下周国已成天下共主,无论走到哪里,吃什么喝什么都是周朝的,也是他们为了气节,连野菜也不吃了,两位老人就这样绝食数天,生命危在旦夕时创作了一首著名的《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乙衰矣!

伯夷、叔齐这两个不合时宜的老人就这样带着无尽的悲叹,在饥饿和寒冷的折磨中离开了这个令他们失望的世界。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杀身成仁的决绝和勇气,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不屈意志。显然,他们是反对周朝的,但却获得了包括周武王在内的周朝人的尊重,他们作为“忠臣”、作为“遗民”,第一次被史书大书特书,也正是这种精神在主导。

鲁迅先生曾有小说《采薇》,借人之口对伯夷叔齐发出质疑,这是对的吗?

鲁迅先生有一篇小说《采薇》,但他没有像传统文人一样赞扬其骨气,而是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他还借小说主人公之口对伯夷、叔齐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伯夷、叔齐既然不吃周朝的粮食,那么首阳山的薇菜就不是周天子的吗?伯夷、叔齐是真的不懂还是假装不知道?

站在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人需要气节,更需要生存,也许生存才是第一要务,所以他对伯夷叔齐的批判无可厚非。然而站在现在的史学角度上而言再看,鲁迅先生这种质疑其实是有一些强词夺理的。

首先,即便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百姓缴纳的公粮税赋毫无疑问是皇帝的,其余自己种植的粮食还是自己的,并不能说全部是皇帝的,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来看,“采薇”不算周天子的。

其次,周朝的建立,是实行的分封诸侯制,周天子直接管理的区域只有镐京和洛邑两个地方,其他地方都封给了诸侯。而诸侯管理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不能算是周天子的,这也是为何伯夷、叔齐二人非要渡过黄河,到首阳山隐居的原因。首阳山在当时属于晋国,他们兄弟二人脱离了周天子控制的范围,隐居在首阳山“采薇”,实际上并不算是周天子的。

最后,周朝时期诸侯主要管理城邦,大的范围有“方百里”,小的范围“方五十里”,而抛开主要城邦范围外的广大土地,其实是属于他们口中“野人”的,所谓“野人”,就是当地土著居民,他们的自由度是比较大的,并不受领周天子管辖,周天子也不会因为这些野地去征伐他们,而当时的“首阳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地土著居民可以自由采薇,也可以自由蓄养放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首阳山名义上是周天子或者晋侯的,但其实是无主之地,与周天子无关。

为何鲁迅先生要质疑伯夷、叔齐的行为呢?这主要从周武王的立场看待问题,鲁迅先生认为周武王武装夺权推翻商朝,是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是替天行道,是顺天应人。而伯夷叔齐维护旧的统治秩序,是有悖于历史发展的,因而对他们这种精神持怀疑态度。

那么,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关于伯夷、叔齐的记载,历史记载实在太少,我们无从作出准确的考察判断。他们的事迹也就是“兄弟让国”、“叩见武王”、“首阳采薇”三个密切相连的故事,有着更多虚构的成分,然而,其事迹对后世影响却非常之大。

春秋时期开始,便有各个学派对他们有高度的评价。孔子即称其为“古之贤人”,在《论语》中更是多次夸赞伯夷和叔齐,评价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韩非子更是直接赞曰:“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第一次将他们抬高到圣人德地位。至于后世的儒家士子,更是评价甚高,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伯夷、叔齐单独列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更是写过一篇《伯夷颂》的美文对他们这种精神加以颂扬。

伯夷、叔齐这种行为非常符合儒家的“忠君”思想,更符合了儒家的价值观。对于儒家而言,人的价值并非在世的功名利禄,而在于你对社会做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在后世的评价中来体现你的人生价值。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史学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等都对伯夷、叔齐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伯夷、叔齐的风骨精神,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更是影响到了周边国家,朝鲜使者柳梦寅就写过一首《夷齐庙》来表达对伯夷叔齐的崇拜之情,可见周边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然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武王伐纣代是一种历史的演进,代表着一种正义。而伯夷和叔齐则代表着另一种正义,虽然他们各有坚守,虽不相容但却各有道理。这就好比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七国,从手段而言,其他六国的百姓自然认为其是非正义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秦始皇的敬仰和肯定。而伯夷和叔齐则代表着一种道德的坚守,忠心爱国、矢志不渝,以一种非暴力不合作手段,来表达对周朝的一种抗争。

夷、叔齐之于中华文明的价值,正是在于这种不断塑造与时代引申中所显露的垂世风范,他们虽有愚忠于君王之嫌,也不乏非议,但终究成了植根于我们民族的丰满精神图腾。正是这种精神和文化的预期,才会成就我们中华民族,一旦失去这样的精神,恐怕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用生命告诉世人,人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该坚持自己心中的“道”,让自己始终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而这点,正是我们这个浮夸的时代所欠缺的。

结语

伯夷、叔齐二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华夏文明在面临义利时的操守与准则,对于中华文明谦恭的民族传统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是非分明、绝不与非同道者调和妥协,在大是大非面前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才会在三千多年社会中一直维系着社会信任、忠诚及伦理,所以韩非子将其列为“圣人”,其实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