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世界史 > 正文

西方医圣盖伦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著作?他的作品是如何流传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盖伦,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横向比较东西方历史,总能看到很多惊人的巧合,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差不多处于同一时代,百家争鸣与古希腊文明爆发几乎同时出现,罗马帝国与大汉帝国出现时间相近........而在医学领域也有惊人的相似,大约在公元2世纪到3世纪初,中国医圣张仲景与西方医圣盖伦先后出现,之后又各领东西方医学二千余年。

01

1500年前,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知识都是无价的,寒门想要以文出头,难度都非常大。与张仲景的出身差不多,盖伦出身于一个中产家庭。

盖伦(129—199年)是希腊人,出生于爱琴海边一个建筑师家庭,虽然自小对农业、建筑业、天文学、占星术和哲学等颇感兴趣,但最终还是专注于医学,在17岁这一年跟随一位精通解剖学的医生学习医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中国人懂这个道理,西方人也懂。三四年之后,盖伦外出游学十余年,大约三十岁时开始正式行医。

盖伦首先在家乡别迦摩的一所角斗士学校当了三、四年医生,这段时间里他获得治疗创伤和外伤的经验,后来他将伤称之为是“进入身体的窗”。之后,盖伦定居在罗马,开始他的写作、教书和公开展示解剖知识,在罗马盖伦赢得了巨大的名声和诸多的病人,一度成为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的宫廷医生。

当时,医生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双手沾满脓血的外科医生,被认为只是理发匠和奴隶们从事的工作。因此,盖伦来到罗马之后,转行成了内科医生,真正让盖伦扬名罗马的是当众演示的动物解剖、生理实验、和言辞犀利的辩论等。

由于辩论中言辞犀利、态度傲慢,盖伦得罪了不少同行,因而中途两年离开罗马、返回家乡,后来奥勒留皇帝将他召回罗马,盖伦从此一直定居在罗马,并吸取教训,一改锋芒毕露的作风,保持着缄默低调的生活,在医疗工作之余,专心致志从事著书立说。

02

相传,盖伦一生著作惊人,共完成了500多部(也有300多部的说法)著作。191年,盖伦藏书的“和平神庙”发生大火,一部分著作惨遭烧毁,约有150余部作品流传了下来。

盖伦去世之后,罗马帝国迎来“三世纪危机”(公元193-284之间),文化上迎来“黑暗时代”,不仅盖仑的名字在黑暗中消失了,连他的著作下落也无人可知、无人提及。后来,东罗马帝国学者无意中发现了盖伦的著作,于是盖伦的作品开始在希腊和西亚一带(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传播,随后传入阿拉伯世界,被翻译为阿拉伯文。公元11世纪,阿拉伯医学传入欧洲,盖伦的作品被翻译为拉丁文,于是盖伦的作品重新回到欧洲大陆。

但纵观盖伦著作与流传,让人不由得产生两个疑惑:

一,盖伦如何写出五百部著作

描述一个人著作惊人的词语,中国人会说“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这个典故出自《宋史·贾黄中传》。

宋朝时期,纸张早已普及,时代文风鼎盛,即便这样“著作等身”都是一件极为难得之事。在宋朝之前近千年的东汉末年,张仲景大概率还是使用木简或竹简记事,著作只有六部,且全部失传,即《伤寒杂病论》、《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其中,《伤寒论》与《金匮要略》都是后人根据《伤寒杂病论》残文整理而成。

然而,对于1800年前的西方盖伦而言,写书犹如吃饭一样简单,据说有20个听写者来记录他的言语。但盖伦的500部著作,一部5000字,全部也有250万字,这得需要多少条羊皮,罗马帝国的羊没有意见吗?或者说,莎草纸能承载如此庞大的文字量吗?

其实,不仅是盖伦,还有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学者,动不动就是几百部、几百万字的作品,简直可以轻松秒杀同时代的中国先贤。

二,盖伦作品流传过程很传奇

中国医圣张仲景一生只有六部作品,除了《伤寒杂病论》流传下残卷之外,其他五部全部失传。如果推而广之,不说先秦文人著作了,就是汉朝很多文人著作失传的情况都非常普遍。但西方仿佛不容易出现这一问题,即便部分失传,总有很大一部分离奇地传承了下来。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文人,还是盖伦的著作,都出现了一个突然毫无消息,又突然在阿拉伯世界重见天日,最终重回欧洲的过程。

过去1500年内,欧亚大陆上有三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欧洲文明、阿拉伯文明,其中阿拉伯文明处于另外两个文明中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事实上存在感却不强,仿佛没有什么惊人的科研成果,但阿拉伯文明曾有过辉煌灿烂的时代,比如阿巴斯王朝哈里发马蒙(813—833在位)组织领导全国的翻译运动及学术研究活动,伊斯兰世界第一所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机构及高等教育学府——智慧宫,因此阿拉伯文明不可能没有惊人的成就。

联系到亚里士多德与盖伦等著作都经过阿拉伯人之手,可以想象的是,后世流传的亚里士多德与盖伦等的作品,可能也有阿拉伯人的研究成果一部分。公元13世纪之后,蒙古帝国崛起,阿拉伯人随之没落,之后奥斯曼帝国崛起,阿拉伯人进一步没落,自然更无人再关心阿拉伯人祖先的成就。

如果这么解读的话,就能解释为何亚里士多德、盖伦等动不动就是数百万字著作,因为这不是他们一个人的成就,还可能包括了无数阿拉伯人的成果。尤为重要的是,公元8世纪左右,阿拉伯人学会了造纸术,纸张开始流行,奠定了书写大量著作的基础。

03

公元11世纪,盖伦著作重新回到欧洲之后,很快成为医学经典和医学教科书,并将之提升为“盖仑主义”,一直统治到17世纪。所谓盖伦主义,就是简化为摘要、选项和指南,却删除了他的探索、怀疑和实践经验,只强调教条主义的方面,仅仅重复他的解剖学结论,而不谈他的解剖方法。

由于盖仑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具有显著的“目的论”特色,认为人体各个部分都是大自然有目的的安排,而“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情”,这就符合基督教“上帝造人”的教义,于是“盖伦主义”得到教廷的鼎力支持,被尊为“医学教皇”,并且像保卫《圣经》一样保卫他的著作,任何人不得发表违背盖仑学说的言论。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塞维图斯(1509-1553年)公开发表了血液从右心室进入左心室必须通过肺的言论,违反了盖伦的观点,于是像布鲁诺一样被教廷烧死在火刑柱上。

直到17世纪,欧洲现代科学文明崛起,盖伦统治地位才被推翻,从此,西方医学正式进入了科学殿堂。当然,盖伦依然还是欧洲公认的医圣。

04

与中国差不多,罗马帝国时代也严禁人体解剖,而盖伦最拿手的地方就是解剖学,于是盖伦只能进行动物解剖实验,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及医疗学方面有许多新发现,但由于动物与人体构造不尽相同,导致盖伦对人体的描述往往是脱离了实际。一千多年之后,由于盖伦得到教皇支持,成为“医学教皇”,于是这些错误的观点严重阻碍了欧洲医学发展。

盖伦还有一个严重错误的理论,认为人所有的疾病,都是由于体液不平衡而来,体液分为四种(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因此想要治好病,就是将有病的体液排泄出来,除了服用泻药和催吐剂之外,还有一个恐怖办法——放血疗法,哥白尼就是放血疗法的高手。

17世纪,英王查理二世就经历了一场惨绝人寰的体液平衡疗法,整个过程令人不忍直视,首先被割开血管放掉700毫升血液,没有效果;其次再吃催吐药,以及药水灌肠,每天12灌肠12次,连续灌了五天,没有效果;第三剃光国王头发,用洛铁烫头皮,把烫出的血泡挤掉,病还是没好;第四再用鸽子粪,涂满国王脚底,鼻孔塞入喷嚏粉,浑身涂满热膏药;第五医生放大招,将一个犯人虐待致死,从犯人脑袋里取出40滴液体让国王喝下;最终让羊吃小石头,等石头到了羊肠部位时,杀羊取石,研磨成粉掺进泻药让国王喝下。

经过一系列折磨,四天之后查理二世不治身亡,终于解脱了。不过,查理二世非常有礼貌,在遗言中说:十分抱歉,我麻烦大家这么久,大家辛苦了。

客观地说,盖伦的医学成就很高,但张仲景侧重药理与治病,盖伦侧重于解剖,在治病方面不仅不突出,相反还留下一个恐怖理论与残忍的治病办法,因此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笔者认为张仲景医圣之名更为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