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明治维新三杰分别是谁?他们都有哪些贡献?
明治维新三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日本,我们的东方强邻,他们近代的强大来源于 19世纪末的明治维新及其快速的开展的工业革命。这次维新始于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自上而下”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作为“最聪明的学生”,日本快速学习欧美先进技术,推行工业化,生活方式欧化,大力发展教育等,逐渐让日本脱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危机,并在20世纪初迅速跻身世界列强之列。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横滨铁路
“明治维新”的成功,是日本大批有志之士通过不断的努力而得来的结果。但是,众多的有志之士中,不得不提到“明治维新三杰”,那就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西乡隆盛(1828—1877),出身萨摩藩,年轻时受到藩主岛津齐彬赏识,作为其亲信并参与藩政。1858年幕府“安政大狱”,被流放至琉球,1864年,日本国内维新派开始逐渐抬头,隆盛一手主理萨摩藩陆海军实权,和同为萨摩藩士的大久保利通大力合作改革。在第二次长州征伐时,他和长州藩的木户孝允共同缔结了“萨长同盟”,开始了倒幕活动。
但是,明治维新实质上是日本各利益阶层利益再分配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导致了大批士族的利益受到挤压,新政府成立后存在士族问题愈演愈烈,西乡想出的办法就是对外扩张,主张入侵朝鲜,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大久保决定按照德国方式经营开展“内治”,坚决反对在国力尚不充足、列强虎视眈眈的前提下,悍然发动侵朝战争,最终,明治天皇圣裁,阻止了这场妄动。西乡隆盛等五名参辞职下野。1877年,萨摩部分愤怒士族攻击鹿儿岛的政府军火药库,揭开西南战争序幕,西乡隆盛回到鹿儿岛统率士族,挥军北上,但是,萨军整体战略失败、后备供应不足,使得战况每况日下。最后,政府军击败萨摩军,西乡隆盛撤退回到鹿儿岛,在负伤的情况下由部下介错砍下头颅,结束了内战。不得不说,西乡隆盛的悲剧并非因为政治上的失势,而是他的传统武士根性所注定的结果。
大久保利通(1830—1878),出身萨摩藩,大久保少年得志,17岁时便被任命为藩记录所的助理。年轻的大久保就对国家命运和政治非常关心,当时的日本已得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消息,如何使日本免蹈中国的覆辙成了每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日本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大久保等40余人结成的政治团体“精忠组”,经常聚会讨论国家大事。
1868年4月第二次征讨长州藩时,萨摩拒绝出兵。为推进倒幕工作,大久保和西乡隆盛一起在朝廷、幕府、诸藩之间进行活动。1868年1月3日“王政复古”政变成功,1871年6月任大藏卿,11月赴欧美考察。他感到日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需要学习后进国的普鲁士。这决定了大久保政权政治上的保守,但在其他方面,大久保却努力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政策,大久保极力继续推行地税改革,剥夺武士阶级的俸禄,从根本上瓦解了旧的封建武士阶级,促进了日本资本的原始积累。1877年镇压西乡隆盛的叛乱。大久保的改革虽然成功,但这是建立在镇压农民起义、士族叛乱、自由民权基础上取得的。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遭到岛田一郎等六名征韩党士族的袭击,大久保当即身亡,伊藤博文等后继者继续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三大政策,终使日本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强国,1911年终于将束缚日本多年的不平等条约全部废除。
木户孝允(1833—1877),幕末时期以“长州藩的桂小五郎”之名闻名日本,为尊王攘夷派中心人物。而后因受幕府通缉,长州藩主毛利敬亲赐姓木户,更名木户孝允,维新后参加起草《五条誓约》,是政府的核心人物,推进奉还版籍、废藩置县。
后被任命为总裁局顾问专任,1868年的集议所、1869年的公议所等,都是木户基于开明的方针而尝试努力的产物,希望落实相当于国会下议院功能之组织。但是,木户置身于从激进派到保守派不断权力斗争的明治政府中,精神苦恼源源不绝,甚至严重妨害其身心。1877年2月西南战争爆发,木户感叹“与其病死窗下,不如捐躯于征途”,企图亲自劝阻西乡,最终在忧心中辞世。木户孝允一生态度潇洒,无话不谈,感情易于冲动。被人称之为立宪政治家中,日本之第一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