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撒勒:基督教圣城之一,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人城市
拿撒勒又译纳匝勒,现今以色列的北部城市,位于历史上的加利利地区。自中世纪大部分被阿拉伯基督徒占领。传说耶稣在该城附近的萨福利亚村度过青少年时期,是基督教圣城之一,有“圣母领报洞”与“约瑟的作坊”等圣地。拿撒勒现有人口4.5万,交通发达,是加利利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为穆斯林,亦有不少阿拉伯基督徒,是以色列最大的阿拉伯人聚集的城市。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简介
拿撒勒(希伯来语:נצרת-请参看'“圣经名字写法”;阿拉伯语الناصرة''an-Nāṣira'')是以色列北部城市,是由以色列北部区管辖,历史上的加利利地区(拿撒勒城位置:北纬32°42'东经35°17')谷地中。
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是加利利地区阿拉伯人的主要商业中心。阿拉伯居民以穆斯林为主,其余居民多属基督教中的希腊正教徒。“圣母领报洞”上的大教堂则为中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手工业主要制造圣地纪念品。犹太人主要居住在新城区上拿撒勒。有巧克力厂等食品工业与纺织、针织工业。也是海法港市的住宅区。
与它的姊妹城Natzerat Illit(נצרתעילית,德语叫''上拿撒勒'')共计有大约12万人口(2005);其中Nazerat Illit居民55000人,拿撒勒65000人。拿撒勒Illit主要居住犹太人,拿撒勒则居住穆斯林与基督徒。
历史
拿撒勒本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旧约》以及一些中东史书都未记载,甚至在古代犹太地区声名狼藉,从拿但业(有学者认为他就是使徒巴多罗买)一句:“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就可见一斑。但这座小城却因耶稣基督的缘故而声名鹊起,成为不少基督徒心目中的圣地。
拿撒勒在教会早期就被基督徒视为圣地。7世纪后,此地开始由阿拉伯帝国统治。
十字军东征时,十字军占领拿撒勒城。1291年拿撒勒由阿拉伯人重新占领。1300年,方济会士在拿撒勒建了一座修道院及教堂。不久,方济会士被逐出拿撒勒,直到1620年,重返拿撒勒,建立了教堂、修道院及学校。
传说
自中世纪大部分被阿拉伯基督徒占领。人口4.5万(1982)。传说耶稣在该城附近的萨福利亚村度过青少年时期,是基督教圣城之一,有“圣母领报洞”与“约瑟的作坊”等圣地。
拿撒勒是约瑟和圣母玛利亚的故乡,耶稣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年。以赛亚书十一章一节称救世主弥赛亚为“枝子”,表征基督是从大卫的父亲耶西所发出的枝条,这枝条在寒微的环境中萌芽成长。希伯来文“枝子”和“拿撒勒”相似,故耶稣是拿撒勒人含有双关的意思。说出他不是生于显赫的王室,也不是长于耶路撒冷那样的名城,而是生于一个贫寒之家,长于被藐视的城。他这位拿撒勒人(枝子),不是庄严大树高耸的枝子,而是看来微不足道的枝条。因着他是如此的低微,他能贴近所有软弱的人,体会所有遭患难之人的处境,怜恤一切在痛苦中之人的心情。
因此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