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世界史 > 正文

欧洲中世纪农业的“三圃制”具体是什么样的?

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农业是国家之根本,那么欧洲中世纪农业的“三圃制”具体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圃制的小知识

在开始正文之前,大家要先明确几个概念,首先三圃制又叫三年轮作制、三田制,乃是欧洲中世纪时最为重要的土地耕作方法,其发展自二圃制,但三圃制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如工具和气候、环境等原因,三圃制只在古罗马人的核心地域出现过,并且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兵荒马乱之下,古罗马人创造的种种科技和知识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当中。

在古罗马人之后,统治欧洲各地的各支日耳曼人们接替了古罗马农民,成为欧洲土地的新耕作者,不过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也只运用了一些皮毛,他们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几百年间(中世纪早期)主要使用粗放式农业种植手段,如续耕续休制,直到后来欧洲人口增加,对土地需求量大增以后,他们才将从古罗马人身上继承下来的知识,以及自身摸索出来的农业经验结合起来,搞出了二圃制和三圃制(西欧关于三圃制最早的记录,来自八世纪)。

小贴士:虽然欧洲中世纪也曾出现过四圃制,乃至于五圃制,但那是在极少数土地上才能实行的农业耕作制度,并不具有代表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早在加洛林时代(751年~911年),法国巴黎盆地的部分地区就已经有部分庄园实行了三圃制,并建立起相关的农业经营体系,全体村民集体参加劳动,不过因为中世纪欧洲各地信息交流的缓慢,以及缺少迫切的需求和相关工具、方法,直到13世纪左右,三圃制才在欧洲彻底普及开来,极大的提高了欧洲人的土地利用率。

什么是三圃制

欧洲人在历史上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采用续耕续休制和二圃制来经营农业,对土地的利用有极大的浪费,而随着欧洲人口的再次增多、农业种植经验的升级,以及萨克森轮犁这一重要耕种利器的普及,效率更高、土地利用率更强的三圃制开始出现。

所谓的三圃制是和开放式耕地制一起搭配使用的,因为在当时,各种牲畜和农具的价格都很昂贵,村民个人极难以单独购买使用,最终出于财力和使用效率的考虑,他们以村落共同体的方式联合起来,共同出资,共同拥有这些工具和牲畜,然后共同参与劳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放式耕地制和三圃制(萨克森轮犁的普及,极大促进了三圃制的普及)得以在欧洲推广开来,他们的具体做法就是将全村的耕地分为三个部分(三者面积相差不大,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轮种)。每个部分分别确定各自的用途,然后每年只有一部分耕地处于休耕状态,被称为“休耕地”,其他两部分耕地则处于耕作状态。

而处于耕作状态的两部分耕地,又会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其中一部分种植春季播种的作物,也就是大麦、燕麦或各种豆类,这些作物的生长周期短,有的仅需三个月就能收获,春季播种,最晚秋季就能收获,这块土地被称为“春耕地”。

剩下的一部分耕地则种植秋季播种的作物,也就是秋季播种小麦、黑麦,然后等到次年初夏或是7至8月间收获,这块土地被称为“秋耕地”。

每个部分,还会在划分出细长条状的田垄分配给村民,作为他们的责任地,由他们负责照料,并从中收获作物。之后农民们每年对这三部分土地进行轮换,轮着耕种和休耕,为耕地恢复地力。

而在作物收割以后,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欧洲人还会见缝插针地种植一些豆类,这既能增加食物产量,应对天灾等风险,也能够帮助恢复地力。另外,在春麦地里,农民们也会利用田垄与田垄之间的空隙种植豌豆、芸豆和蚕豆等豆类作物。

请注意,上文我介绍的只是最基础、最简单、最理想状态的三圃制,事实上,三圃制还是比较复杂的,欧洲人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安排耕种的作物种类和时间,比如一些农民会选择在春耕地种上各种豆子,收获之后就进行休耕,作为休耕地预备,等到第二年秋天时再种上小麦,作为秋耕地使用。还有的农民会选择让秋耕地在收获后就休耕,等到了当年秋天再种上麦子,等于是连续两年的秋天都种植麦子,不参与轮换,等到第二次麦子收获以后,开始种豆子(能够恢复地力),等到豆子收获之后,再将其作为休耕地。而在一些土地贫瘠的地区,还有让土地休耕两年的做法,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比于欧洲人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经营土地的安排,三圃制在实行过程中,犁地这一操作变得非常重要起来,土地对犁耕的次数和质量需求比以往高了很多,因为欧洲人此时已经认识到了犁地对恢复地力有极大的好处,因此萨克森轮犁对欧洲中世纪农业发展的影响才如此重要,被看做是欧洲中世纪农业革命的前置条件。

一般来说,犁过三次的农田,比只犁两次的农田收成率能高2~3倍。当冬麦被收割完毕之后,如果要在同一块地里继续播种春麦,就需要犁一遍土地,将冬麦的麦秸根犁进土中(能增加土地的肥力),然后再进行播种。而休耕之后的土地,到了秋天准备播种小麦时,就需要更加充分的犁耕才行,8月份和9月份都需要犁耕一次,以将杂草全部犁进土壤里(能增加土地的肥力)。

三圃制的先进性

相比于二圃制,三圃制堪称是“庄稼精耕轮作制”,这种制度对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休耕的土地面积减少,并且此时的欧洲人已经将休耕地发展成了全村的家畜饲养场,所有村民都来此处放养家畜。有些地方的欧洲人,甚至还会在休耕的土地上抛洒牧草的种子(有这么干的,但此种方法并不是特别流行),待其长草之后,就来此喂养牛羊,而不是单纯地抛荒土地。不要小看这种操作,这对缺少化肥的古代农业种植来说非常重要,家畜排泄的粪便和牧草的固氮作用对于恢复土地肥力尤显珍贵,谷物种植和畜牧并存,形成了中世纪欧洲农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

在历史影响方面,三圃制的影响远超二圃制,因为它不光增加了土地利用率、粮食产量、实际可耕地面积,还节省了畜力和人力。

小贴士:实行三圃制的农田,相比于实行二圃制的同等面积农田,增加了农民耕种面积约1/8,增加生产率约50%,使农民的劳动(如犁田、播种、收获等)在一年中更为平均地分配。

另外更是重新塑造了欧洲农村的形态,由于三圃制的实行,村民们不得不共同参与农业劳动,为了能够提高效率,以往的那种随意找地方建造、分散各地的农民住宅已然不合时宜,为了更好的生活,农民们纷纷迁移到村庄中居住,形成了中世纪村落,建立村落共同体。

而因为环境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三圃制最终也没有完全取代二圃制,欧洲人选择二圃制还是三圃制,主要还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来决定。在欧洲的一些地区,还是有许多人继续实行二圃制,比如阿尔萨斯地区,面积更为广泛的地中海沿岸地区也因为夏季干燥酷热的原因,而很少种植春麦,总之欧洲会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和需求来调整:

“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北部地区的芬兰、瑞典东部等地区因冬作物不易生长而实行二圃制。”摘自《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耕作制度》

本质上三圃制还是一种休耕轮作方式,而不是中国古代所用的土地连作制,本身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无法对现有耕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不过人家中世纪欧洲因为和中国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光照情况、土壤条件、翻耕方式和工具等,事实上也不适用中国式的精耕细作,因此大家不要一提到三圃制,就说人家欧洲古代落后,人家的制度很适合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区。

因为二圃制和三圃制的流行,以及其它农业上的改革和天气变暖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谷物的收成率大幅增加,欧洲农业生产力得到了飞跃发展,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1世纪以后,西欧各地面粉磨坊数量每日剧增,人口数量也猛涨。

据历史学家们估算,在公元400年~1000年的中世纪初期阶段,欧洲维持低人口状态,到查理大帝(742-747)时代,欧洲估计有2500万到3000万人左右。在公元1000年到1250年之间,因为农业的发展,欧洲人口暴增,至14世纪初,黑死病未发生之前,整个欧洲的人口据估算,已经大约增加至7千万~1亿人左右(数据存疑),而这里面有许多三圃制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