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要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东汉末年人物,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在民国时期之前,中国经历了二十多个朝代,每个朝代都出现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许许多多堪称“智多星”一般的人物,曾在古代史中留下过绚丽的诗篇。
而在这些灿若繁星的历史人物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绝对是非常明亮的那一颗。
苏东坡有一首词叫做《念奴娇·赤壁怀古》,他里面写周瑜道: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
这是苏东坡眼里的周瑜,不过深受《三国演义》影响的我们,说到“羽扇纶巾”的时候,第一反应绝对不是周瑜,而是诸葛亮。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诸葛亮总是喜欢坐着个小车子,拿着把羽扇,一边摇扇子一边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
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情节,不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均未提及诸葛亮双腿有毛病,既然双腿健全,那么,每次出征时,诸葛亮为何要坐着“轮椅”?正常思维来想,将帅阵前一般都是高头大马,提枪拿刀,而坐着轮椅,不免大煞风景,削减了威风,那么《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为何要这么做呢?细分析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孔明最为高明的地方。
一、诸葛亮其人
诸葛亮,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游历至荆州并定居下来,诸葛玄去世之后,诸葛亮便在隆中开始了隐居生活,每日的生活就是种地和读书。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不过诸葛亮与别人不同的是,别的隐士在学成后都早早出去找东家了,诸葛亮却一点都不急,他常吟诵《梁甫吟》,又自比大佬管仲、乐毅,时人都对诸葛亮不屑一顾,只有徐庶、崔州平等少数几位好友相信他的经天纬地的能力。
东汉末年,汉朝分崩离析,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至此中国正式进入了著名的三国时期。公元207年,在刘备“三顾茅庐”的力邀下,诸葛亮决定出山助他一臂之力。从此诸葛亮和刘备都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篇章,诸葛亮按照自己出山前便与刘备定下的隆中对策,先联合孙权,再夺取荆州,又取得了西川。
历经风云诡谲之后,时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意失荆州”后,又遭“夷陵之战”的惨败,蜀军元气大伤,不久后刘备也于223年病逝白帝城,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诸葛亮,诸葛亮可谓是一手治国一手治军,大小事宜都要亲自操劳。
蜀建兴四年(226年),诸葛亮决定出师北伐,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
二、古代坐战车行军打仗,诸葛亮不是第一人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诸葛亮从掌军北伐开始,每次打仗时都会坐上“轮椅”,这几乎已经成了诸葛亮身上除羽扇之外的专属标志了。
罗贯中《三国演义》:“孔明引一队不整不齐军,过金雁桥对阵张任。孔明乘四轮车,纶巾羽扇而出,张任挥枪大小军校齐杀过来,孔明弃四轮车,上马退走过桥。”
可以看出,诸葛亮双腿并没有残疾,那他为何要坐这种轮椅,这到底是什么“神器”呢?
《世说》: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治军渭滨,克日交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独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文献通考》:范长生自西山乘素舆诣成都,雄拜长生为天地太师。《晋书》:范长生自西山乘素舆诣成都,雄迎之于门,执版延坐,拜丞相,尊曰范贤。
诸葛亮坐的那个“轮椅”应该叫作“素舆”,或者说原型是素舆,魏晋时的天师道魁首范长生就坐素舆。“素舆”其实是一种比寻常的轮椅大得多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缩小版的战车。这一点与诸葛亮“发明家”的身份非常契合,他发明了诸葛连弩、木牛流马,而改装素舆当然是小菜一碟。
从古至今,打仗往往拼的就是腿力或者是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便捷性,极少有人乘坐轮椅上战场。但除了孙膑和诸葛亮。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非常知名的军事家,孙膑在成才之前一直是跟随鬼谷子学习,与他一起学习的还有庞涓。二人都是鬼谷子得意门生,只是与孙膑相比,庞涓的才能稍差一些。
后来,庞涓担心皇帝对自己的师哥重用,便做出小人行径,残忍陷害孙膑,甚至将其膝盖骨挖掉。孙膑逃往齐国后,得到齐王的重用,但因为双腿残疾,无法正常行走,只能在指挥作战时乘坐轮椅。
诸葛亮与孙膑不同,孙膑是无法站立,诸葛亮不但双腿完好,而且他还很善于骑马,据说,他骑马的技术丝毫不逊色于那些久经沙场的将军。可见,诸葛亮乘坐“轮椅”上战场,肯定自有道理。
三、诸葛亮坐“轮椅”迎敌,司马懿曾感慨,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相比较诸葛亮一生的诸多话题来说,他乘坐轮椅确实是个冷门话题,但这却是他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突然联想到赵本山先生2002年的小品《卖车》中的经典台词:“因为两脚离地了,腿就没压力了,病毒就上不去了,聪敏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这只是一句台词,“笑果”很好,但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而诸葛亮坐在轮椅上指挥战斗,虽然智商没有增加,但“效果”确实不一样。
诸葛亮出于什么动机,非得坐着轮椅参加大战呢,有三种解释,最后一点是攻心之策。
首先,诸葛亮效仿孙膑。前文有述,孙膑在战国时期也是一名十分传奇的军事指挥家,而后来被庞涓所陷害,无法再行走,于是只能坐着轮椅上战场,可尽管如此,他的能力也不容小觑。诸葛亮也用这个行为告诉敌人,自己如同孙膑一样传奇,对击败敌人势在必得。
其次,身体原因。虽然诸葛亮双腿健全,但其身体在日积月累的操劳中,积劳成疾也不无可能。《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是两朝元老,为了蜀汉新政,他殚精竭虑,尤其是北伐时期,由于年龄增长,加上身体原因,他“迫不得已”选择四轮车。
第三,鼓舞军心。诸葛亮料事如神,然而在空城计一战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玩心态的高手,在大军压境自己毫无胜算的情况下,都面不改色虚张声势地吓走了司马懿,可见其多淡定。而他在战场上,一把羽扇,一把轮椅看似轻松,让敌军都不得不怀疑他又有什么计策,这除了对敌人造成一定软性的压力外,更重要的是稳住自己的军心,让战士看到自己坐着轮椅在战场上,让战士相信自己对这场战胜券在握,而就算落败,他也会与一众蜀国战士共进退的决心。通过这样方法,不断激发士兵们在作战过程的勇猛之情,一旦士兵们勇往直前,打胜仗是必然的事情。
诸葛亮在历史上获得尊重,不是偶然现象。在他身上有很多溢美之词和光环,不光是因为他能掐会算,智慧超群,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做人的品格和气节。他与刘备之间的的主仆情谊令人动容。刘备弥留之际,更是将儿子托付给诸葛亮。后来,尽管知道阿斗是扶不起来的,但诸葛亮依然尽心尽责,只为不负重托。试想,如果在刘备去世之后,刘阿斗不堪重任的情况下,诸葛亮谋反是不是易如反掌?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反而一心一意为国效力,出师北伐,只为完成先帝遗愿。诸葛亮一生赤诚,鞠躬尽瘁,让人为之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