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世界史 > 正文

亚洲金字塔到底是谁建造的?建造亚洲金字塔的目的何在?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亚洲金字塔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有一次,一个考古学家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朋友家做客,结识了一位叫佐尔茨·罕特·韦利亚逊的作家。几年前,这个考古学家拜读过他写的两本书:《狮子的秘密》和《通向天宫之路》。他们的合作性研究便从此开始了。

考古学家为佐尔茨先生作过几次计算,而他又通过在美国的关系弄来一张中国西安地区地形图的照片,这张地图是根据美国卫星空中拍摄的照片复制的。从这张地形图上一眼就能发现,在离中国西安市不远的地方有大小16座金字塔清晰可见。佐尔茨在写给考古学家的一封信中说:“奉寄一文,它是施罗泰尔于1912年在中国陕西省旅游时写的,请详读一下,并请仔细研究一下他的《旅行游记》。

我想,你会同意我的下述观点——施罗泰尔一开始就到过他标定为‘NO.4’的金字塔。依我之见,地图上标出‘NO.4’的位置便是中国的金字塔群。施罗泰尔在文章中还谈到西安府,在今天的地图上叫西安。”

施罗泰尔和他的伙伴马曼都是商人,1912年,他们和其他的结伴旅行者离开中国的万里长城开赴中国腹地。旅途中他们遇见一位健谈的道长,通过谈话才搞清,在中国古都西安府附近有7座金字塔。

“经过几天的旅途劳累,我们突然在广阔的地平线上发现一座高耸的庞然大物。乍看上去它像一座山,可走近一看我们才发现,这是一座有4条斜边的平顶金字塔。”

“我们从东面走近金字塔,发现在北面的金字塔群中有3座较高的金字塔,其余的金字塔以依次矮几米的队列一直向南延伸到最小的一座金字塔。它们耸立在农田和村落之间,沿平原连绵延伸了10多公里远。更令人惊奇的是,我们竟在丛林中还发现了另一些金字塔,然而西方世界对此却一无所知。”

“陕西金字塔的平均高度约300-400米,最高的金字塔包括塔基总高约500米,这约是埃及大金字塔高度的2倍。”

“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方向:黑色象征着北方,绿色或蓝色表示东方,红色则标志着南方,而白色则意味着西方。陕西金字塔每条边的色彩都符合上述颜色所表示的方向,金字塔的平顶覆盖着黄土。”

据当地的一位僧侣讲,这些金字塔已有5000多年历史,在大约5000多年前著成的古书中,这些金字塔作为名胜古迹曾被详细记载过。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陕西金字塔所处的地理位置,它同坐落在尼罗河畔上的埃及吉萨金字塔群的阵容十分相似。有些学者认为,每一座金字塔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就世界各地的金字塔而言,任意两座金字塔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对应的几何关系。在每一个完整的塔群中都蕴藏着各种和谐的对应关系。这些对应关系能在各种光场、磁场或其他物理场中引发和声共振。

这说明了什么呢?如果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建起几座相互对应的电台,那我们就可以在穿过地球的两点之间保持通信联系。所以完全有可能,建造这些古代金字塔就是为了这个目的。金字塔及其类似的古建筑的地理位置分布,很可能同某种电子信息传输过程有关。

目前有证据证明,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山区某地还有一座大金字塔。这里,我们有必要引述一个完整的报告:

早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空军飞行员多次飞越中印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在其中一次跨越“死亡谷”的飞行中,一个名叫詹姆斯·考斯曼的飞行员突然发现飞机两个发动机中的一个出现故障,几乎要熄火。而且,当飞机在山顶上空飞行时,便会陷入一个永冻区域。如果降低飞行高度在山峦之间飞行,浓云密雾就会将你紧紧困住。

当飞机上的燃料开始冻结时,考斯曼决定低空飞行,尽管这很危险但也必须一试。当飞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好转时,飞机却又出现奇隆的现象——它朝着印度阿萨姆邦美国空军基地返航时,飞机突然操纵失灵,它像一个醉汉般不由自主地飞起了“Z”字。飞行员考斯曼在写给调查官员的报告中说,他在“死亡谷”的上空飞行时,极力躲避那些山峰。

当他向下直接晾望时,突然发现一座巨大的银白色金字塔矗立在山间,它是用白色的发光材料建造的,那材料可能是金属或奇异的石头。这座金字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纯白色的。在塔顶还发现一块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的巨大晶状物体。据考斯曼判断,这可能是一块人造晶体,看到这神奇的庞然大物,他不禁惊呆了。

考斯曼在富有惊险性的返航飞行之前,曾环绕这座银白色金字塔飞行了3圈。后来,他在机翼下方发现了赖以辨别方向的布拉马普特拉河,飞机终于平安无事地在大本营空军基地着陆。考斯曼坚信,如果他发现的那个银光闪闪的庞然大物是金字塔的话,它必然使全世界为之震惊。

后来,考斯曼回忆说:“周围什么也没有,在一望无际的荒野上只有那座金字塔孤零零地高高耸立着。我为它如此古老而金碧辉煌所倾倒,内心不禁发问:这座金字塔到底是谁建造的呢?建造它的目的何在?塔内还有何物?”

数百年来,整个这一地区一直被神秘的气氛所笼罩。然而今天,我们可借助人造卫星上的摄像机看到地球上的任何一点,揭开诸多奥秘的时刻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