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世界史 > 正文

阿拉伯帝国解体后,为何阿拉伯人再也没有兴起过?

你知道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吗?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众所周知,在公元7世纪时期,阿拉伯民族于阿拉伯半岛上兴起,并走上了建功立业的道路。新兴的阿拉伯政权,经过数十年的东征西战,历经四大哈里发(632~661年)、倭马亚王朝(661~750年)等历史时期,终于建立起了囊括亚、欧、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史称“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创立帝国的这段历史,也成为了阿拉伯人津津乐道的“黄金时代”。

然而,阿拉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没多久,便在8世纪后期走上了分崩离析的道路:先是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政权自立为王,后是波斯的旧官僚集团复兴波斯帝国,最后连埃及也自顾自搞出了个法蒂玛王朝,强盛一时的阿拉伯帝国就此解体。阿拉伯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再也没有兴起过,并从此被打上了“战斗力低下”的标签。20世纪数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屡战屡败的窘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上述推论。那么,为什么自阿拉伯帝国之后,阿拉伯人的战斗力就不行了呢?笔者认为,可以粗略的归结为自身、地缘、时代这三个因素。

自身因素:不思进取,军政大权被外族把持,战斗力逐渐下降

阿拉伯帝国强大之后,许多阿拉伯贵族便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不再愿意处理繁琐的国家事务。同时,随著领土的不断扩张,帝国需要管理更多被征服的先进地区,这就需要大量任用被征服地区的人才治国,于是越来越多的外族人进入了帝国高层。例如,在怛罗斯战役中打败唐军的呼罗珊兵团主要是波斯人,把持阿巴斯王朝大权的巴尔马克家族也是波斯人,此后又有大批突厥奴隶充当哈里发的禁卫军,这些外族把持了军政大权。军政大权被外族把持后,阿拉伯人因长期得不到锻炼,而导致战斗力水平下滑,逐渐无法承担战斗任务。所以中世纪中东就有这么一句谚语:“波斯人治国,突厥人打仗,而阿拉伯人只有念经的份”。

地缘因素:强邻太多,缺乏再次崛起的机会,战斗力被频频“阉割”

中东地处四战之地,许多强大国家都曾在这里出现,要在此建功立业并非一件易事。7世纪时期,拜占庭与萨珊波斯连年征战、两败俱伤,同时阿拉伯人内部又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才给了阿拉伯帝国崛起的机会。阿拉伯帝国解体之后,波斯诸帝国(塔希尔、萨法尔、萨曼、萨法维等)、塞尔柱王朝、阿尤布王朝、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帝国相继成为中东的主人,这些大国频频压制阿拉伯人的势力,对阿拉伯人实施“弱化”政策:例如,在奥斯曼帝国的某些时期,阿拉伯人甚至不能参军、不能持有武器,敢于反抗的人都被奥斯曼官府处决。在这么多强权的反复压制下,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显然缺乏再次崛起的机会。

时代因素:历史变迁,落后于世界潮流,战斗力水平严重滞后

在古典时期,阿拉伯半岛地处交通要道之上,便于吸收各地的先进技术与事物。早期阿拉伯人武力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鉴了古希腊、古波斯、古罗马等外部势力的军事经验。然而,自16世纪以后,世界上发生了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等历史大变革,阿拉伯半岛逐渐无人问津,沦为了闭塞的地方。18~19世纪,包括阿拉伯半岛在内的整个中东地区,都陷入了停滞不前、不进反退的状态中。包括阿拉伯人在内的中东各族,也在这段时期变得固步自封,慢慢的落后于世界潮流。等到西方列强势力进入阿拉伯地区时,这里已经衰落到了可悲的水平。

总的来说,由于以上三个粗略归结的因素,导致阿拉伯帝国解体以后,阿拉伯人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不过,整体战斗力下降,并不排除个别阿拉伯政权仍然很能打,例如17世纪的阿曼苏丹国,曾将葡萄牙帝国打得落花流水;而一战中的阿拉伯游击队,也在劳伦斯的率领下,屡次击败奥斯曼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