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本钟是什么样的?大本钟都有哪些历史事件?
大本钟历史是怎样的?大本钟历史事件有哪些?这就为你介绍:
英国大本钟简介
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旧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伦敦的标志性建筑。
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的大报时钟,2012年6月,英国宣布把伦敦著名地标“大本钟”的钟楼改名为“伊丽莎白塔”。
伊丽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7米,重13.5吨。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伊丽莎白塔受到影响,测量显示伊丽莎白塔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
伊丽莎白塔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塔有320英尺高(约合97.5米),分针有14英尺长(约合4.27米),伊丽莎白塔用人工发条,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每年的夏季与冬季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的修补、交换、钟的调音等。
2017年8月14日,英国国会下议院决定对伊丽莎白塔进行维修,维修时间长达4年,预计到2021年伊丽莎白塔才能再度“发声”。2017年11月10日早上9点整,伊丽莎白塔准时敲响,为停战纪念日活动做调试准备。
大本钟历史
一、英国议会
1215年,18位男爵组成反王权组织,迫使英国国王约翰(无地王)签署了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基础的《英国自由大宪章》。几年后,反对派中的发起人之一西蒙·德·蒙特福德男爵发起并召开英国历史上第一届英国议会。
但是,尽管其历史悠久,长期以来议会并没有自己固定的办公场所,会议只能在古老的威斯敏斯特大前厅召开或者只好和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修士们一起开会。只是到了1547年,英国议会才在16世纪曾是前英国国王主要行宫的旧威斯敏斯特宫圣斯蒂芬小教堂有了自己的固定办公地点。
为能改建得适合召开议会会议,对小教堂进行了彻底重建,加修了议席和走廊,当然这也改变了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再者,穿过英国最高法院的办公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大厅才能进入小教堂。
但是,尽管有诸多不便,下议院一直到1834年大火前都是在圣斯蒂芬小教堂内召开会议。在此之后,下议院又处于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的状态。
二、火后重建
大火以后,在威斯敏斯特大厅损坏较小的部分继续临时召开议会会议,建筑师斯米尔克建议在被火焚毁的议会建筑废墟上重新修建两个临时的建筑用以召开会议。
之后,建筑师开始努力工作,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大火后遗存下来的部分建筑。早先的议会上院建筑被修复后供议会下院使用,而画廊则成为勋爵们用来召开自己的议会上院会议的场所。
但是在1835年的夏天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决定在原址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威斯敏斯特宫。据传,当时选址的时候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安全问题。因为在当时人民起义的情形下,位于泰晤士河岸的新议会厅不会激怒起义的民众。
宫殿建议按照或者伊丽莎白式来修建,因为这两种建筑风格是16世纪末英国世俗建筑的主要建筑风格。大本钟97个设计方案参加了竞争,其中有91个是按照哥特式风格设计的。最后,一个名叫查尔斯·柏利的年轻建筑师脱颖而出,他在当时已经是数座著名建筑的设计师。
除了几个供议会上院和下院开会用的大厅外,还必须预先规划可供每年议会开幕时举行隆重仪式的大厅,届时国王夫妇将在此宣布议会开幕。
此外还需要供投票的房间、与中央大厅、图书馆、餐厅相联接的走廊以及其他众多辅助房间。查尔斯·柏利很巧妙地将所有这些众多的庭院、房间、走廊联成一体。建于1840~1870年的威斯敏斯特宫及英国议会鸟瞰。前面是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中间是圣斯蒂芬厅,后面是大本钟和泰晤士河。
1837年,在泰晤士河岸开始兴建使该河改道的河岸阶地。又过了3年,查尔斯·柏利的妻子为兴建新威斯敏斯特宫奠基。现被称作议会的威斯敏斯特宫位于伦敦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之一。
按照某些人的观点,它是英国首都主要的名胜古迹之一,正如伊·泰恩所描述的那样:“尽管这里的建筑不断地重复着一个主题,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独创性,但它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它不是希腊或南方建筑的复制品,而是哥特式的并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现代的要求。”
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倒映出气势宏大的建筑,从远处传来钟楼的悠扬钟声,众多的尖顶和雉堞在浓厚的伦敦迷雾中隐现。
大本钟历史事件
一、历史趣事
1、突然停走
大本钟于2005年5月27日晚突然停走了一个半小时。技术人员一直不明白这座有着147年历史的大钟为何“罢工”?
英国议会大厦一名工程师28日说,位于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的大本钟在当地时间27日晚10时07分出现了故障,其分针停止转动。接着,分针开始缓慢转动,在10时20分又停了一次。这一 停就是1个半小时,此后才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