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是什么结局?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当时,交战双方,关羽取胜,于禁被俘,庞德被杀,于禁所督七军三万多人全军覆没。关羽取得辉煌胜利,威震华夏,曹操吓得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
问题是,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原因,是于禁不会统兵打仗吗?是于禁无能吗?
答案是,不是的,于禁很会统兵打仗,于禁作为当时五子良将中地位最高的一位,怎么会无能呢?
那么,只有一种结果,于禁是败给了这场秋雨,也就是说,于禁是被这场秋雨打败的。
《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樊城这场秋雨,导致汉水暴涨,平地水深好几丈,于禁的七军全部泡在水里,成了落汤鸡,丧失了战斗力,只能等着被关羽宰割,于禁走投无路,只得束手就擒。
试想,如果换成张辽先去救援樊城,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于禁?
答案是,张辽先去,遇到这场秋雨,也会战败,甚至也会全军覆没。为什么这么说呢?依据是什么呢?
依据得从建安十八年(213年)的那场大雨说起,当时,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交战,臧霸和张辽同为前锋,结果,遇上一场大雨,前锋大军先到了之后,看见江水暴涨,敌船稍进,将士们全都不安起来。这时,先锋张辽便欲退走,臧霸阻止张辽说:“曹公是那么英明的人,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
到了第二天,果然,曹操下达命令,撤军。
《三国志 臧霸传》记载:霸从讨孙权於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进,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於利钝,宁肯捐吾等邪?”明日果有令。
也就是说,张辽面对大雨,也是手足无措,濡须口的这场大雨,远远比不上樊城的这场大雨,就这么一点毛毛雨,张辽都不敢作战了,换成樊城之战的这场大雨,张辽还能全身而退吗?
樊城之战的这场秋雨,不仅是张辽,换成谁来,都必败无疑。因为,天要下雨,谁能阻止?天时如此,谁能奈何?除非像现在,派几架战斗机升空,驱走乌云,不让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