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唐朝如此强大,为什么花费七年之久才平定安史之乱?

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了一次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史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玄宗时期,唐朝达到了鼎盛,史称“开元盛世”。到了玄宗晚期,七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强盛的唐朝由盛转衰。那如此强大的唐朝为什么花费七年之久才平定“安史之乱”?

对边镇管理不当

唐玄宗时期在边境设立兵镇,此兵镇并非真兵镇,不但可以节制军队,还有权处理财政,民政,和藩镇没什么区别,十分强大。到了天宝年间,边镇势力甚至可以与朝廷抗衡,达到50万之多,唐朝已然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

玄宗晚年怠政,对叛乱反应不及时

玄宗晚年怠于政事,贪欲享乐,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加上玄宗非常重视边镇,边镇的节度使也有许多入朝为相,李林甫怕自己丢“饭碗”,于是向玄宗推荐安禄山等人节制边镇节度使,安禄山是异族,不可能入朝为相。这致使本来心怀异心的安禄山“名正言顺”地在朝廷培养自己的势力,安史之乱时仅安禄山就可以节制三个兵镇,20万军队,玄宗重用安禄山无异于养虎为患。

晚年的玄宗非常昏庸,在安禄山反叛时,玄宗接到上报后,竟然以为是有人故意抹黑安禄山,于是没有理会,直至安禄山把唐朝军队打疼了,玄宗才意识到这家伙果然背叛我了。

安史之乱爆发得非常突然,大部分军队仍旧还在边镇地区,无法及时返回,为了抵抗叛军,临时招募兵勇,这些人大多没有上阵沙场的经验,也错过最佳的反击机会。

玄宗屡次听信谗言,给安禄山创造了机会

在洛阳失守后,如此千钧一发时刻,玄宗竟然听信宦官谗言,斩了大将封常清与高仙芝。关键时刻,平定反叛没有策略,斩自己的部将手到擒来,可见玄宗晚年确实糊涂了。

在大将封常清与高仙芝被斩后,兵马副元帅哥舒翰再次出山,在镇守潼关时,安禄山主力被哥舒翰阻挡,导致不能向西进攻。哥舒翰和郭子仪等人认为此时镇守潼关坚守不出,消耗安禄山主力精力,时机成熟再度出击。可玄宗再次听信杨国忠的话,认为哥舒翰胆小懦弱,不敢出击,结果哥舒翰被迫出击,导致潼关失守,安禄山继续西进,攻下了长安。安禄山攻下长安后,使得唐朝失去了优势,唐朝半壁江山也就此落入安禄山之手。

李亨继位后没有乘胜追击叛军

安史之乱除了大将安禄山外,还有史思明这样能征惯战的大将。在发生“马嵬兵变”后,唐朝军队已是人心涣散,好在后来太子登基(唐肃宗)“替换”了玄宗,带领将士连夺失地,才使得局势有所稳定。

可唐肃宗在战事有些起色后,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准备迎接玄宗回朝,这使得叛军有了喘息的机会。本来叛军已是“秋后蚂蚱”,结果唐肃宗放慢了平叛脚步,这对于叛军来讲简直是“雪中送炭”。

肃宗李亨派军不设主将,导致军队没有统一调度

唐军“换帅”,叛军不会吗?叛军也换了,安禄山被其子所弑,继续统领叛军对抗唐朝军队。唐肃宗此时才意识到反叛军又满血复活了,于是派节度使带兵出征,没错带兵的就是节度使。

唐肃宗疑心也很重,可能怕自己的军队反叛自己,于是出征军队不设置主帅,使得几十万大军不能统一调度,两军僵持数月之久,最终导致唐朝军队大败,这又给了叛军喘息的机会,如果设置主帅,这个时候叛军可能已被消灭。

唐朝的一再“承让”又让叛军有了休整的机会,到后期又开始“换帅”,史思明除掉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成为了叛军主帅,继续与唐军对峙,到这里看出来了吧,为何迟迟无法平定叛乱,因为叛军有车轮战的嫌疑。

又过了两年,史思明又为其子史朝义所弑,这次“换帅”可不如前几次,这次有点儿不妙,史思明被除掉后,导致叛军军心不稳,叛军里又出现了“叛军”才使得安史之乱得以平定。

总结一下,从唐朝角度来看,玄宗前期设立兵镇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患,晚年昏庸重用异族安禄山,养虎为患,在与叛军对战时优柔寡断,多次听信谗言,使得将士寒心。而唐肃宗疑心太重,哪有出征几十万大军不设主帅的,这简直就是“送人头”。

从叛军角度来讲,他们是被玄宗亲手养起来的,实力够强,且不断换帅,优胜劣汰,两者碰到一起,才使得磨磨唧唧的“安史之乱”从开始到结束长达七年。

玄宗时期设兵镇,给其自由从不问。

借势起家安禄山,亲自带兵打长安。

玄宗晚年多昏庸,听信谗言斩常清。

安禄山方势力大,即将夺取唐天下。

叛军主将换得勤,唐朝主帅却无人。

瘦死骆驼比马大,依旧李氏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