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杀了蓝玉?仅仅是因为他嚣张跋扈吗?
蓝玉(?―1393年), 明朝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太祖朱元璋贫苦出身,生于元朝,反抗元朝,在众人协助下建立大明。历史上对朱元璋的印象除了出身卑微,草根逆袭建立明朝外,他在明朝建立后大肆杀害功臣,也使得大家对他有些许寒心。
历史上也多次出现开国功臣被收拾的事情,汉朝刘邦在楚汉争霸时,一口气封了七个异姓王,这些王爷的下场无不悲惨,也开创了开国后,收拾功臣的先例。要说秦始皇残暴,秦朝建立后都没杀害功臣,可见这个方面刘邦更显得没有“人情味”。
除了汉朝刘邦诛杀功臣外,还有一个朝代,更甚刘邦,即大明朝朱元璋,历史上有明朝开国功臣34个,朱元璋除去30个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不确切,这些功臣里有很多因病去世的,如鄂国公常遇春,病逝于南归途中;宣宁侯曹良臣战死于北伐之中等等。
不过也确实有被朱元璋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如永嘉侯朱亮祖因收受贿赂被朱元璋所杀,还有因骄横跋扈被剥皮的凉国公蓝玉,问题来了,那战功赫赫的蓝玉仅仅是因为骄横跋扈才被朱元璋所杀吗?肯定不是的。
历史上有记载关于蓝玉被杀的原因,说蓝玉居功自傲,霸占田地,班师回朝因守城将领没有及时开门,带兵毁关,破门而入,猖狂至极。还有说其与元朝妃子有染等等,我想这些并不是朱元璋除掉蓝玉的主要原因。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也是朱元璋安排给太子朱标的班底,同时也是太子妃的舅舅,对太子朱标很是拥护,为此还多次与觊觎皇位的燕王朱棣交手,由此可见,蓝玉对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忠心耿耿。
可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朱元璋亲手调教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对此朱元璋非常伤心,也非常担心。担心的是自己已经老了,培养多年的太子病逝,那储君问题将是头等大事,于是他看中了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蓝玉毕竟跟随的是太子朱标,对年纪尚小的朱允炆是否服从有待考证,加上蓝玉战功卓著,手握兵权,疑心很重的朱元璋对蓝玉有些不放心。为了给朱允炆铺设继位的道路,开始有除掉蓝玉的想法,但没有立即动手。
太子朱标病逝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而蓝玉被杀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这一年时间朱元璋是在纠结杀不杀蓝玉?当然不是,这段时间是收集蓝玉的罪证,也就是上文所述的居功自傲,骄横跋扈,连蓝玉与元朝妃子关系不一般都算罪名,最后蓝玉被扒皮,下场非常凄惨。
也许有人会问,朱元璋分封了许多藩王,藩王日益强大,特别是燕王朱棣,晋王朱棡不但逐渐强大,而且觊觎皇位,对朱允炆继位有更大的威胁,朱元璋为何不留下蓝玉这样的大将来制约各路藩王呢?
这就要提到朱元璋是个“私心”很重的人,首先蓝玉等人如果辅佐朱允炆变数太多,朱元璋怕自己去世后,蓝玉等人取朱允炆而代之,这个结果很有可能出现。
其次,各路藩王是朱允炆的叔叔,有亲情这一关,有一定概率不会为难朱允炆,退一步讲,就算为难朱允炆,争来争去明朝还姓朱。那么,如果不除蓝玉等人,到时候和朱家对抗起来,明朝还不一定姓什么。
所以,朱元璋诛杀蓝玉的导火线是太子朱标去世,自己去世后无人可制约蓝玉,于是除掉蓝玉以绝后患,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够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朱元璋除掉功臣,只是为了保住明朝是朱家的天下,相比在位的具体是朱家哪个子孙,他并不是很在意。
据传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后,朱元璋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去世后给朱允炆留下一个秘匣,里面是密道图和一套和尚行头,让其从密道逃跑,所以只要蓝玉这样的开国功臣消失了,无论秘匣是否打开,明朝依然姓朱。
明朝建立多功臣,怎奈元璋起疑心
太子朱标去世早,其子允炆变至宝
蓝玉北征功劳大,飞扬跋扈都不怕
太祖平日多思量,权衡利弊杀功老
首先被诛廖永忠,随后处理胡惟庸
算盘算得不咋地,燕王取代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