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真的不是个好皇帝吗?竟为大唐开创了“永徽之治”

一代雄主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大唐盛世的根基。不过,大唐最强大的时候,却是在他儿子李治的手里实现的。不过由于武则天后来篡权称帝的缘故,他的历史形象,被史学家们大大地贬低了!甚至后来的唐玄宗也比唐高宗的名头大。

今天想说的是,历史上的评价往往是靠不住的。看历史的时候,要有一双洞彻事实真相的火眼金睛,才能拨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唐朝125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是在李治的手里打下来,并到死都维持着的、没有丢去的。唐玄宗的时候,最大国土不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649—683年在位),在位三十四年,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

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

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年—683年),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徐懋功)、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

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

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传统史家认为唐高宗碌碌无为。但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刚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

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高宗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唐高宗李治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李世民冷落。

他在位前期,唐代的领土最大,有的史书称为“永徽之治”。

唐高宗时,朝鲜半岛分成三国: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六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高宗遂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

至龙朔三年(663年),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

至显庆二年(657年),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部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李治本性仁慈、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却也无大志,与四兄李泰争太子位时,也曾流泪哭泣。所以,唐高宗不是个事事称职的好皇帝,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高宗后期的治世,有赖武则天执掌朝政。也为武则天后来篡权埋下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