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皇亲国戚 古代皇帝为何多久舅舅而不是叔叔

还不知道:舅舅难道就不会造反吗?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叔叔是皇位的潜在竞争者

历史中出现的种种事件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舅舅谋权篡位的可能性要比叔叔低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因为叔叔与皇帝同姓。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一般是父传子继,也有兄终弟及,不管以哪种方式,大臣们都默认皇位应该掌握在一家人手中。所以就算叔叔以不义之举废除了侄子的皇位,或者架空了侄子的权力,作为大臣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见,毕竟这都是帝王家的家务事。

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明成祖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推翻,登上了帝王宝座。虽然此事做得不甚道德,但朝中大臣却大多对朱棣的上位保持中立态度,因为不管皇位掌握在谁手中,自己都是朱家的臣子,天下的大格局并不因为皇帝的更换而发生任何改变。

但如果是皇帝的舅舅有篡位之类的举动,估计满朝大臣都会站出来反对。因为在古代忠君的思想下,异姓夺权是大逆不道之举,所以皇帝的舅舅能够在朝中做到专权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了,很少有敢篡权的。

靖难之役

受到母亲的影响

虽然古代皇帝的权力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但是对皇帝成长影响最深的却通常是皇帝的母亲。看过那么多宫斗戏,想必大家对古代后宫的勾心斗角并不陌生,在真实的历史中,帝王后宫的争斗比起电视剧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嫔妃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登上皇位可谓倾其所有。

但是,光靠女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打败朝中的众多势力,所以这些参与竞争的嫔妃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家族关系牵扯进来,依靠自己在前朝做事的父亲或者兄长来帮助自己。每一位皇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被卷入到这种残酷的宫廷漩涡之中,长此以往,这些皇子更加信任和依靠母亲一方的势力,和自己的外公或者舅舅更为亲近,登上皇位后亦是如此,因此帝王的舅舅更容易被皇帝重用。

后宫争斗

重用舅舅可以达到权力的制衡

每一任帝王在登基后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皇位,不让其落入旁人之手。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一方面,皇帝希望通过壮大自己的宗室,让纯粹的自家人来把控整个帝国,但另一方面,宗室远比外人更难把控,因为这些皇亲国戚手中的权力个个都不小,而且他们比外人更容易接触到皇宫内部,所以不得不防。

这个矛盾的问题让历代帝王都很头疼。三国时期曹丕所建立的曹魏政权为何会落入司马懿父子手中?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宗室过于猜忌,与自己的宗族兄弟反目成仇,这才让下属司马懿找到了可乘之机。但后来的司马炎为何又会引起八王之乱?正是因为他过于信任家族势力,于是大封宗室,这才使得八王崛起,真正的王室势力反而衰微。

八王之乱

由此可见,宗族是封建社会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做法稍微有一点偏颇都有可能铸成大祸。唯一可以化解矛盾的方法就是既不削弱宗族势力,又能有另外一支权力对其进行制约,而这支队伍就是以皇帝的舅舅为主的外戚。所以,古代帝王经常会主动邀请舅舅进入权力中枢,这样就能在朝中建立起一个相互制衡的体系,这是巩固皇权的现实之举。

参考文献《晋书》《明史》《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