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文史百科 > 正文

吴三桂自知不足以三分天下,为何最后选择了投降后金?

吴三桂投降清军是因为陈圆圆吗?李自成即将进攻北京,而清军摄政王多尔衮急于攻打山海关,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使驻守咽喉要道山海关的一位青年将军变得举足轻重。他就是吴三桂。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李自成进攻北京之前,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令他火速入京护驾。当吴三桂带领数十万大军入关,走到丰润的时候,北京城已经沦陷,于是他立刻调转马头,返回了山海关,坐观时局的变化。面对李自成的农民军和多尔衮率领的后金军,吴三桂自知已己之力不足以三分天下,只能选其一:或者投降后金,或者归顺李自成。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如果吴三桂归顺了李自成的农民军,,便可免去北征的劳累,自己仍可坐镇山海关来稳定辽东;如果吴三桂投降了后金军,满洲八旗便可从容南下,进军中原。吴三桂此时成了大红人,两边的集团都在努力争取吴三桂。

皇太极曾经指使已经投降后金的祖大寿以母舅的名义来招降吴三桂,许以功名富贵,并“分茅列土之封”。可是吴三桂答曰“不从”。那么吴三桂后来为什么会投降后金军呢?很多史学家都想过一个问题,如果吴三桂没有领清兵入关,中国的历史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模样,山海关关键的一站使大顺军走向了灭亡,后金军走向了胜利。

清初江南名士吴伟业曾经写过《圆圆曲》,文章披露了山海关总督吴三桂为了爱妾陈圆圆而投降清军的“秘密”。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那句“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当时吴三桂已经决定投靠大顺李自成军,可是却听到了全家被抄,父亲吴襄被拷打,而自己的小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刘宗敏抢去。吴三桂听闻后大怒,立刻把剑斩案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还有何面目见人耶。”于是又回师山海关,另谋他策。

当时的明朝已经名存实忘,吴三桂本是打算和李自成的大顺兵和一处,将打一家,一起对付后金军的。而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霸占,无疑成了吴三桂投降后金的重要原因。吴三桂年仅32岁,他是因为年轻,而为这个女人作出如此的冲动吗?

其实陈圆圆被夺,并不是吴三桂投降后金的根本原因。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从西安打到北京并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很多人都闻风为了保命而投降了。但是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却以实际的举措表明,他并不是代表和保护地主士大夫的利益的。当时明朝国库所存积蓄足够支持20年的,可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却出于对地主贪官的仇恨,实行“追赃助饷”的政策,拷打官绅,杀戮降臣。被打死的官员财主超过了数千人。吴三桂深深的感受到,在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的政权下,地主和士大夫的地位、家室等所有一切利益根本不会得到保障,更别说自己的亲人,妻妾。大顺政权不是他所想的政权,而是和他对立的阶级政权。

皇太极曾招降了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吴三桂自己也与清军对峙了数十年,已经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可是吴三桂却对后金许诺“割地以酬”,想借后金军来打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清军也暂时放下了夺取天下的野心,打出仁义之师,替吴三桂报杀父夺妾之仇。

在短短的32天之中,吴三桂两易新朝。原来投降李自成的地主士大夫也全部倒向了清军,来协助后金军一同剿杀农民军。公元1644年4月22日,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此日山海关狂风大作,尘沙蔽日。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妾之仇与李自成交战,而多尔衮的后金军在一旁作壁上观。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在双方之时,多尔衮看准时机,与吴三桂合力攻打大顺军,大顺军大乱,纷然大溃。

在吴三桂的帮助下,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二,多尔衮率领后金军进入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