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元曲有什么文学特点?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独秀文坛,以其不同于唐诗宋词的美学风采而成为中国外呢学宝库中别具一格的体裁,它淋漓酣畅、泼辣直白、诙谐风趣、热烈尖锐、富于动感,以俗破雅,以俗成趣,语言自由活泼,充满活力。

描绘和书写的对象不限美丑雅俗,表现力丰富宽广,备受文人青睐,成为元代文学成绩最高的体裁之一。

元曲的特点,前人之述备矣!归纳起来,一共有四:

民间性

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它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其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纵观《元曲三百首》,就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的作品,也充满着乡土气息。

白朴的《天净沙》春、夏、秋、冬,皆明丽可喜;尤其【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可谓是“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红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关汉卿则是民间戏剧的倡导者、实践者,史载他“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王国维认为其”“宫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深刻性

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

在某种意义上讲,总共四千多首套曲、小令,犹如四千多面镜子,将元朝社会境况反映的淋漓尽致。恰恰是“万花丛里马(致远)神仙”,“人间宠辱都参破”。

难能可贵的是,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外、杂五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以此把剧中各种人物分为若干类型,以便于带有程式化的表演。

例如《窦娥冤》,关汉卿没有局限在传统故事里,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曲折性

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团圆结局。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或《赵氏孤儿大报仇》。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故事采自《左传》、《史记•赵世家》和刘向《新序•节士》、《说苑•复思》等书,作者作了提炼、改造和虚构。故事是说春秋时晋国权臣屠岸贾谋害忠直大臣赵盾,使赵家三百余口满门抄斩,只赵盾之孙──襁褓中婴儿被义士程婴救出。

屠岸贾发现有人偷偷救出孤儿后,竟下令残杀国内所有一月以上半岁以下幼儿。程婴为保全孤儿和全国幼儿,毅然献出己子冒顶孤儿,其至友公孙杵臼为开脱程婴救孤之罪,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孤儿由程婴扶养成人,二十年后,赵氏孤儿手擒屠岸贾,报了血海深仇。这是一部优秀的悲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戏剧冲突扣人心弦,气氛激越慷慨,鞭挞了阴险残暴行为,歌颂了崇高正义精神。

艺术性

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可以这样说,元剧是现代戏曲的前身,小令是现代歌曲的雏形。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