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的“宫中三婆”是什么?“宫中三婆”的地位怎么样?
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古装剧中的“宫中三婆”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热衷于古装宫廷剧的朋友,可能会接触到这样一个生僻的词语——“宫中三婆”。
在多数人的历史认知里,古代在宫中从事服务工作的女人,主要就是一些宫女,而这“宫中三婆”,到底指的哪些人呢?
“宫中三婆”,其实就是“奶婆”、“医婆”、“稳婆”的统称。
她们具体都是干什么的,又有着怎样有趣的历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奶婆
奶婆,顾名思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奶妈,古代又被称为乳母、奶口、嬷嬷等。
古代宫廷之中何时第一次出现奶婆,现今已不可考,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礼记》就早有记载:“大夫之子有食母。”
“大夫”是先秦时代的贵族阶层,而这里的“食母”指的就是奶婆。
其实,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放下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去宫中为他人哺乳,这显然有违人性。
但上天也是公平的,这些出身卑微的奶婆,往往也能历史上享有显赫的地位。
这是因为,一些朝代为了防止后妃干政,往往把刚出生的皇子直接交给奶婆照顾。这样一来,虽然后妃对皇子有生育之恩,但却没有哺育之情。而皇子们被他们的奶妈精心呵护,自然也把她们当做最为亲近的人。
虽然许多朝代都有“立嫡立长”的皇位继承制度,但实际上,每个皇子都有荣登大宝的可能性。因此,一旦奶婆们所抚育的对象成为皇帝,那么奶妈们也将成为一时无两的风云人物。
比如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就极其尊重他的奶妈程夫人,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汉灵帝爱好卖官鬻爵,许多大臣想买官,都要先找程夫人。
一个叫崔烈的人本来想买一个“司徒”当,却又嫌一千万的标价大贵,于是他找到程夫人,只出了五百万就搞定了。汉灵帝拜官时,后悔哀叹这官卖便宜了。
旁边的程夫人不高兴了,说:这崔烈乃天下名士,他这种人肯屈尊花钱买官,全都是看我的面子!
我们熟知的末代皇帝溥仪,三岁时即登基为帝,而他也把自己当时的奶妈王连寿,称为是自己在宫中唯一的亲人。
二、医婆
医婆,其实就是宫中的女医,又被称为“医妇”、“药婆”。
女医几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职业女性。在史籍记载中,早在上古洪荒时代,我国就出现了女医这一职业。
古代最早的一位女医,还是黄帝的老师,她被称为素女,著有《素女脉诀》一书,与《神农本草》齐名。
进入信史时代以来,我国关于宫中女医的历史记载不在少数。
那么问题来了,宫中为何要专门设置女医一职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男性医生与宫中的后妃、宫女等直接接触,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特别是随着后来封建礼教的加深,“男女之防”愈发严重,女病人由于无法向男医生直接描述病情或面对面治疗,这更给许多女医生发挥实力的空间。
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义姁的女子,她是中国古代“四大女医”之一,精通之针灸,是汉武帝宫中的女名医。
汉宣帝时,汉宫中又出现了一位名叫淳于衍的女名医,其医术精湛,深得权臣霍光喜爱。不过遗憾的是,她最后成为宫廷斗争的工具,被霍光指使毒杀了许皇后。
到了明代,宫中的女官制度已十分完善,设有“六局一司”,其中除了被历史剧爱好者所熟知的“尚宫局”之外,还有一个“尚食局”,它下设的“司药司”,就是负责后宫女眷医疗事务的机构。
女
明代最著名的女医,恐怕就是在《女医·明妃传》刘诗诗所饰演的角色谭允贤。她的历史原型,是古代“四大女医”中的另一位——谈允贤。
谈允贤不仅活到96岁高龄,还著有《女医杂言》一书,为中医史上最早的女医医案。
三、稳婆
跟女医一样,稳婆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职业。
它在西方叫“助产士”,在东方则有“产婆”、“接生婆”、“老娘婆”等更加接地气的名字。
严格来说,稳婆其实也可称为女医中的一个分支,只是她们负责的项目只有接生而已。
不过,与女医相比,稳婆的社会地位是不高的,多由没有文化的市井妇人担任,还被列入不入流的“三姑六婆”。这是因为,虽然古代重视人口繁衍、传宗接待,但在传统文化中,分娩却是一件晦气事,所以负责接生的产婆,其社会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今天各种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古代接生婆给人的印象一般颇为恶劣。其实,古人对于稳婆的职业要求并不是很高,她们并不需要懂得多少医学知识,而是要性格老成忠厚、从容镇静,具备接生的基本心理素质就可以了。
不过,对于皇家来讲,血脉传承是头等大事,因此皇室挑选稳婆的要求也是极其严苛的。在明代的宫廷中,就专门配有月子房,配备稳婆、医婆、乳婆等数十人,以保证后宫嫔妃们安稳孕产。这里要求的稳婆,不仅要技术娴熟、经验丰富,而且还要相貌端庄、品行优良。
我们刚才提到,古代有极其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因此,作为出生见证人的接生婆,其责任亦是相当重大。
在明代,宗室子女出生后,都要将其身份记录在玉碟之上,其上除了写明他(她)的出生年月、母妃是谁外,还要记录稳婆的姓名。可见,这里的稳婆,还担当着见证正统皇族血脉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