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惜春这么绝情的理由是什么?贾敬为何不管她?
众所周知《红楼梦》贾惜春非常绝情,一心一意要脱离大家族,那么贾敬为何不管她?其实贾敬不管贾惜春,是源于惜春的出生导致母亲的去世,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王熙凤在贾迎春房中,抄检出司棋与表弟潘又安的情书和一些表记之物。证明绣春囊就是潘又安带进来偷会司棋之物。
王善保家的作茧自缚被打脸,彻底偃旗息鼓,再也无法嚣张。
王熙凤吩咐看住司棋,拿着东西回去。抄检大观园至此告一段落,绣春囊也水落石出。
不过这件事的余波显然不能止息。一边是司棋的人生彻底完结。一念之差的“爱情”遭到致命打击,折射出当时社会对男女之情的反噬,也体现出宝黛爱情的另一种最坏结果。
一边是王熙凤回去后,下红之症再犯,她的人生越来越滑向失控边缘。原文写她的药方,“聊用升阳养荣之剂……不过是人参,当归,黄芪等类之剂”,就表明她命不久长。
不止如此,“升阳养荣”也是贾家命悬一线的体现。贾家阴盛阳衰导致内乱动荡,急需拨乱反正。只可惜,此时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另一边,抄检大观园的动荡产生的恶果不断扩大,首先就是贾惜春与宁国府这边。
(第七十四回)可巧这日尤氏来看凤姐,坐了一回,到园中去又看过李纨。才要望候众姊妹们去,忽见惜春遣人来请,尤氏遂到了他房中来。惜春便将昨晚之事细细告诉与尤氏,又命将入画的东西一概要来与尤氏过目。尤氏道:“实是你哥哥赏他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官盐竟成了私盐了。”因骂入画,“糊涂脂油蒙了心的。”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我立逼着凤姐姐带了他去,他只不肯。我想,他原是那边的人,凤姐姐不带他去,也原有理。我今日正要送过去,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
抄检大观园,宁国府最先有反应,是由远及近的辐射。
贾惜春虽是孙女,与贾母并无血缘关系。她出生后母亲去世,父亲哥哥不管她,被贾母吩咐王夫人抱过来抚养。本质与林黛玉被荣国府收养没什么区别。她在荣国府的地位就很特殊。
惜春觉得自己的丫头出问题,不应该被“包庇”。表面看是“无情”,何尝不是她珍惜在荣国府的感情。
从小宁国府不管她,她只在荣国府感受到归属感,偏偏宁国府的人不讲规矩被抓住,她珍惜荣国府的归属感,必然隔绝宁国府的牵连。
入画的问题并非不可原谅,只是一念之差。且他们兄妹也实在是没办法才传递财物进来。王熙凤秉公而断并没处理,也不只是给惜春和宁国府面子。
但从惜春的角度,却因入画和她都是宁国府的身份,在感情上无法接受。
惜春不顾从小的情谊,执意不要入画,代表她与宁国府彻底决裂的决心。不能单纯从无情去理解。
曹雪芹先写惜春的反应是由小见大,写明抄检大观园的危害。入画被尤氏带回去,应该不会处理。这也是惜春让她回去的原因。
尤氏与王熙凤立场一样,只认为惜春过于小题大做,还替入画求情。殊不知她们并不理解惜春的感情,只认为是小孩子赌气。
不过,尤氏骂入画“官盐竟成了私盐了”,需要注意“合法性”的问题。
入画哥哥的收入是“合法”的,但传递是不合法的。且危害了大观园的治理,其实也是贾家日后问题的根源体现。
官盐变成私盐的说法,正是贾家这些人家攫取利益的手段。当日林如海做巡盐御史,就是稽查盐政的贪腐。“盐”也是利益的代表。贾家同样是被皇帝稽查的对象。
从贾宝玉讲述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看,林如海正是触犯了盐政官员贪腐的利益,才导致家破人亡。林黛玉进京不止被贾家收养,实则也有避祸之意。
林如海尚且如此,可见皇帝执政遭受到贾家这种顽固老旧势力的阻力有多大。不提。
按说众人都求情,惜春也该借坡下驴宽宥入画。谁想她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任人怎说,就是不点头原谅。
说得多了,反而更说起孩子赌气话,说什么不但不要入画,以后连她也不方便往宁国府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
惜春的话显然在肚子里憋了很久,她到底年轻憋不住话,赶在尤氏在这里一股脑地倾吐出来。
所谓多少不堪的话,自然不是好话。当初林之孝家的处理的那个“彩儿娘”,嘴就特别不好。讲了很多“听不得”的主子的话被撵走。惜春所知,无外乎就是这些“丑事”。
尤氏听了惜春的话很不顺耳,但她到底是大嫂子,双方年龄差距大,犯不上和小姑子拌嘴。便耐着性子说咱们是一家,怎么能分“你我”呢?既然听到别人口舌,就应该挺身而出,维护自家才对。
尤氏这话也没毛病,如果换成贾探春不但会同意,也会如此做。但惜春与探春不同。她与宁国府众人完全没感情。从小宁国府抛弃她,如今还想着让她维护,想什么呢?
(第七十四回)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
听惜春这话是不是与贾迎春说奶娘拿了她的金凤的话差不多?事实上就是如此。
别人只见她们这些大小姐金尊玉贵,殊不知各有难处。为什么贾探春就能挺身而出,贾惜春和贾迎春却是另一个极端?只因为她们本身缺少“爱”的滋养。从小就没人真正的爱护和关心她们。
迎春和惜春的成长,就像长在一堆马粪上的杂草,不是她们被关爱了,只是运气比较好。
尽管贾母一直在照顾她们,但贾母的年纪、精力有限,别说她俩,就算林黛玉也没有精力像当初教育女儿贾敏那样教养。这也是林黛玉的成长也有很多不足的原因。
贾惜春的性格“孤介决绝”,根本原因在于宁国府的不作为,尤氏的不管不顾。所以,她今日遭受惜春的正面硬怼,正是因果。
了解了惜春的性格养成,再回看她对入画的无情,对尤氏的冷漠,就知道其错不在惜春,而在宁国府。
养了“恶因”自有“恶果”。
当然,惜春的“了断”并不是“恶”,而是思想的更高一层。她在寻求一种彻底摆脱的“大自由”。
当初周瑞家的送宫花时看见的人事,是对众人日后的重要伏笔。
惜春当时正和小尼姑智能儿玩,还说要剃了头发做姑子去,就是惜春日后的结果。
惜春早都打定主意要去出家,本就要断绝尘缘“断舍离”。
如今她先舍了入画,再斩断与宁国府的关系,就是了“断”。
看似惜春无情无义,其实与妙玉“畸人”的不近人情很像。她们最终都是“方外之人”,红尘的一切当舍自舍。
贾宝玉也是出家人,但从甄士隐的经历来看,贾宝玉舍得“痛苦”,皆因挂碍太多。惜春“舍”得顺其自然,皆因她了无挂碍。
这一切从她被贾母吩咐王夫人抱过来抚养后,就已经决定了。
关于惜春的身世再多赘述一二,自来都有关联她与“养小叔子”传闻的说法。
说惜春是母亲与他人通奸所生,甚至还说“小叔子”就是贾赦,所以贾母才会抱来抚养。这是明显的误读。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小厮兴儿说贾家,都明确贾惜春是贾珍的“胞妹”和“亲妹子”,就是一奶同胞。从尤氏对惜春的小心忍让态度也能体现出来。
之所以贾敬不管贾惜春,则源于惜春的出生导致母亲的去世。
如果细看原文会发现,贾敬是贾家男人中唯一没有提到有姬妾丫头的男主人。贾敬也很可能是贾家唯一一夫一妻的男主人。他与妻子感情好,才会中年产育,更在妻子死后迁怒女儿,看破世情去了道观追求长生。
冷子兴说贾敬“如今”只在道观胡孱,如今表示最近而不是早年。算时间正是贾惜春出生之后。
贾敬这个人物,曹雪芹明显借鉴了明朝的嘉靖皇帝做原型。不光如此,说他“箕裘颓堕皆从敬”,则又借鉴了弘治皇帝朱佑樘没教育好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典故。
朱佑樘是嘉靖的伯父,朱厚照是嘉靖的堂兄。了解明代那段历史的人,就会知道之所以嘉靖上位,是因为正德皇帝没儿子。追根溯源还是弘治皇帝只有正德一个儿子,没有别人可选。
弘治只有一个儿子,原因是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一夫一妻的皇帝,一生独宠张皇后,只生了一子二女,无人可选。
“箕裘颓堕”正是弘治皇帝没有教育好正德皇帝的写照,贾敬没有教育好贾珍,也典出于此。
闲言少叙,贾惜春是贾敬的女儿绝不会错。她的母亲生她时已经四十多岁,贾赦也早四十多,怎么可能还与老嫂子有奸情。
所谓“养小叔子”,当初讲得明白。不过是焦大咒骂王熙凤的恶语相向。指向与凤姐同进同出亲密举止的贾宝玉。
最终伏笔则是“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尽管王熙凤本人无错,但她用“相思局”勾引贾瑞上钩害人,还是难逃“养小叔子”一说。当日贾蓉也对尤二姐她们说了这件事。